8.追击阿术驰援崖山
(一)快船披星月,急令赴崖山
雷州港的残星还嵌在墨蓝的天幕上,潮水退去的沙滩泛着银白的光。郑龙立在旗舰“惊涛号”的船头,腰间的佩刀与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他抬手抹了把脸上的海风,掌心还留着昨夜沙盘推演的细沙——那是他与郑云用三个时辰敲定的追击路线,从雷州湾绕开元军的暗礁区,直插崖山西侧的浅滩。
“各船注意!”郑龙的吼声借着风势传遍船队,三十艘快船的帆布同时扬起,像一群展翅的白鹭,“卯时三刻必须抵达崖山外围,谁掉队,军法处置!”
船工们赤着脚在甲板上奔跑,脚掌拍击木板的声响混着船桨入水的节奏,织成一曲急促的战歌。郑云的“破浪号”与“惊涛号”并行,他正弯腰检查船舷的连发火枪,枪管在残月的微光下闪着冷光。“二哥,你看那片云!”郑云突然指向西北,那里的云层正被晨光染成金红,“像不像去年咱们在鄱阳湖烧元军战船时的火光?”
郑龙眯眼望去,嘴角勾起一抹狠厉:“比那更烈。张弘范的船队就在那片云下面,等着咱们送他们上西天。”
此时的崖山港,张弘范的帅帐里还亮着灯。案上的羊皮地图摊开着,阿术的亲兵正用狼毫笔圈出宋军可能突围的路线,墨汁滴在“崖山”二字上,晕开一团乌黑。“将军,雷州方向传来消息,郑龙的船队昨夜离港了。”传令兵撩开帐帘,带进一股带着咸腥的冷风。
张弘范捏着茶盏的手指猛地收紧,青瓷盏沿硌得指节发白。他望向帐外,元军的战船像黑压压的礁石泊在港内,甲板上的士兵正裹着毡毯打盹,没人察觉到三十里外,三十艘快船正撕开海浪赶来。“传令各船,加强西侧警戒,”他沉声道,“郑龙那小子,最爱玩绕后偷袭的把戏。”
(二)奇兵扫沿岸,烽烟连楚蜀
崖山以北的密林里,晨雾还没散尽,刘铁已率三个步骑大阵潜伏了两个时辰。他趴在一棵老榕树上,望远镜的镜片反射着微光,对准三里外的元军补给站——那是阿术留在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囤积着足够五千人吃一个月的粮草。
“第一阵听我号令。”刘铁对着腰间的铜哨吹了个轻音,身后的士兵们立刻握紧了长枪。他们的铠甲上裹着棕榈叶,连战马的蹄子都包着麻布,整个大阵像一片静止的灌木丛。
辰时的梆子声刚从补给站传来,刘铁猛地站起,铜哨发出尖锐的破空声。“杀!”三个字刚出口,三千步骑兵如潮水般冲出密林,马蹄踏碎晨露,长枪组成的铁林在阳光下闪着骇人的光。
元军哨兵正啃着干饼,见此情景嘴里的饼渣都忘了吐。他刚想敲响铜锣,一支羽箭已穿透他的咽喉,箭尾的红缨在风中颤动。补给站的木栅栏在铁骑下像纸糊的一般碎裂,士兵们冲进粮仓时,元军的伙夫还在抡着铁锅煮粥,滚烫的米粥泼在地上,混着鲜血漫延开。
“点火!”刘铁挥刀劈开一个元军百户的头盔,鲜血溅在他的护心镜上。火箭手们弯弓搭箭,硫磺箭簇拖着火星射向粮堆,干燥的稻草瞬间燃起烈焰,浓烟滚滚升空,在崖山上空凝成一朵黑云。
与此同时,益阳的江面上正飘着鱼香。郭龙的三十艘粮船首尾相接,船工们正将陶罐里的鱼肉罐头搬上甲板,油脂的香气顺着风飘出十里地。“这些罐头是潭州的巧匠做的,”郭龙拍着一个鼓胀的陶罐,罐身上印着朱红的“宋”字,“用的是洞庭湖的银鱼,埋在米缸里能存三个月,弟兄们在崖山吃着,就当是家里送的热饭。”
一个年轻船工突然指着远处:“郭将军,你看那是不是张将军的旗号?”郭龙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队战船正顺流而来,船头的“张”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那是张唐的船队,他们从京杭大运河赶来,船上载着三万精锐。
“加速前进!”郭龙扯开嗓子喊,“让张唐那老小子等着,咱们的罐头可比他的干粮香!”
潭州的校场上,张唐正勒住战马。三万步骑兵列成的方阵望不到头,长枪的枪尖组成一片银色的海洋,士兵们的铠甲反射着朝阳,连远处的岳麓山都染上了一层金辉。“弟兄们,”张唐的声音透过铁皮喇叭传开,震得人耳膜发颤,“元军占了咱们的开封,烧了咱们的临安,今天,该咱们把刀子架在他们脖子上了!”
他拔出佩刀指向北方,刀身在阳光下划出一道亮线:“沿运河推进,见粮仓就烧,见敌营就拆!咱们不光要驰援崖山,还要让忽必烈知道,大宋的男儿还没死绝!”
士兵们的呐喊震得地面发颤,马蹄声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队列里有个叫阿牛的新兵,腰间还别着母亲给的平安绳,他握紧长枪的手沁出了汗,却跟着老兵们一起嘶吼——三个月前,元军烧了他的村子,现在,他要让那些人付出血的代价。
(三)川渝起惊雷,滇黔应夹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剑照汗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