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的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但生活总归要一步步重回正轨。苏家与周家的糖渍果子合作,在中断了一段时间后,也重新恢复了生产。周文焕亲自押着一车粮食和药品来到泉南镇,看到镇子虽遭大难,但苏家稳如磐石,甚至还在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灾民,心中对苏碗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他这次来,还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苏参军,苏夫人,碗姐儿,”周文焕笑容可掬地引荐着身旁一位身着青色常服、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这位是鄙人的故交,姓沈,单名一个‘墨’字,在江南一带经营些绸缎和茶叶生意。沈兄听闻泉南镇水患,特来查看,又听周某提起碗姐儿,心中好奇,便一同前来拜访。”
这位沈墨先生约莫四十上下年纪,面容清癯,双目湛然有神,举止从容不迫。他并未因苏家此时的简陋而流露出丝毫异样,与苏明远见礼后,谈吐间引经据典,竟十分投缘,显然并非寻常商贾。他的目光偶尔会落在苏婉身上,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审慎与探究。
众人就在刚刚清理干净、尚有些潮湿的堂屋坐下。赵嬷嬷奉上家中最好的茶——也只是普通的本地春茶。沈墨端起粗陶茶杯,细细观其汤色,轻嗅其香,方才浅啜一口,姿态优雅。
“此茶虽非名品,但冲泡得法,水亦清冽,能得其本味,也算难得。”他放下茶杯,微笑道,言语间并无敷衍客套之意。
周文焕趁机将话题引到苏碗身上,笑着说了些她改良茶摊、制作糖渍果子的事。沈墨听得仔细,偶尔问上一两句,都切中关键。
“听闻碗姐儿还于水患前后,提醒乡邻注意饮水清洁,制备防疫之物?”沈墨看向苏碗,目光温和。
苏碗正安静地坐在婉娘下首,闻言抬起头,落落大方地答道:“回沈先生的话,不过是些粗浅见识。水污易生疫病,烧开水、用石灰消毒、佩戴药草香包,都是民间常用的土法子,算不上什么。”
沈墨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见微知着,防患于未然。碗姐儿年纪虽小,于‘物性’与‘民生’之上,却似有天然悟性。”他转而看向苏明远,“苏参军教女有方,令爱将来必非池中之物。”
苏明远连称不敢,心中却也对这位气度不凡的沈墨起了几分猜测,觉得他绝不仅仅是普通商人。
沈墨并未久留,与周文焕一同告辞离去。临走前,他从袖中取出一个不过巴掌大小、做工却极为精致的紫檀木盒,递给苏碗:“初次见面,区区薄礼,望碗姐儿笑纳。”
苏碗看向父母,见苏明远微微颔首,才双手接过,郑重道谢:“多谢沈先生。”
送走客人后,苏碗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套四块雕琢成梅兰竹菊形态的琉璃镇纸,晶莹剔透,在昏暗的堂屋内折射出斑斓光彩,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这位沈先生,绝非寻常商人。”苏明远捻须沉吟,“言谈举止,倒有几分…仕林风骨。”
婉娘也道:“而且他看碗儿的眼神,不像是单纯好奇,倒像是…在审视什么。”
苏碗把玩着那冰凉莹润的琉璃镇纸,心中亦有同感。这位沈先生的到来,像是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石子,涟漪虽小,却可能预示着更广阔的水域。她隐隐觉得,自己的世界,或许即将因为这次看似偶然的会面,而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品豆妃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