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荣晖忙于内政之时, 北方边境传来八百里加急军报: 北狄部落联盟发生内乱, 新任单于呼衍灼鹰隼狠戾, 为巩固权位、转移矛盾, 竟不顾往年盟约, 亲率五万铁骑, 绕过镇北侯萧震重点布防的东线, 突袭防御相对薄弱的西线云州!
云州守将猝不及防, 浴血奋战后城破殉国, 云州失陷! 狄骑烧杀抢掠, 兵锋直指下一处关隘雁门! 若雁门再失, 狄骑将可长驱直入, 威胁中原腹地!
消息传回, 朝野震动!
金銮殿上, 群臣激愤, 主战主和之声吵作一团。
“陛下! 北狄背信弃义, 必须痛击! 臣请即刻发兵, 收复云州, 将狄人赶回漠北!” 武将们群情激昂。
“万万不可! 国库空虚, 粮草不济, 仓促迎战, 胜算几何? 不如暂且隐忍, 遣使议和, 许以金帛, 先解燃眉之急!” 文官中不乏保守之声。
“议和? 那是割肉饲虎! 今日让云州, 明日狄人就要兵临京城了!”
荣晖高坐龙椅, 面沉如水, 听着下方嘈杂的争论和各自的心音。
主战者, 有热血忠诚, 也有想借此军功上位的。
主和者, 有真心担忧国力不支的, 也有怯战畏敌, 甚至暗中与狄人有勾结, 想发国难财的! 【若能促成和议, 狄人那边许我的好处……】 某个主和派官员的心音被荣晖敏锐捕捉。
他心中冷笑, 面上却不动声色。 通过读心术和龙卫密报, 他对局势的判断远比臣子们清晰。
“够了。” 他淡淡开口, 声音不高, 却瞬间压下了所有争论。
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
“北狄欺朕新登基, 欺我大燕无人乎?” 荣晖目光锐利如刀, 扫过全场, “云州乃朕之疆土, 百姓乃朕之子民。 失地, 必要收复! 血债, 必要血偿! 议和之事, 休要再提!”
他态度坚决, 主战派精神大振, 主和派则面色灰败。
“然, ” 荣晖话锋一转,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不可不慎。 粮草、军械、兵员, 都需时间筹措调集。 镇北侯。”
“老臣在!” 萧震大步出列, 声如洪钟。
“朕命你为征北大都督, 总揽对狄战事。 即刻整饬京营及北方诸镇兵马, 筹措粮草, 十日内, 朕要看到大军开拔之准备!”
“老臣领旨!” 萧震激动不已, 【陛下信重, 必当死战!】
“户部、工部,” 荣晖看向相关官员, “全力配合镇北侯, 若有延误, 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
安排完初步应对, 退朝后, 荣晖独留镇北侯萧震于御书房。
“老将军, 此战关系国运, 朕深知艰难。” 荣晖摊开北方地图, “狄人势大, 且骑兵来去如风, 我军主力多为步卒, 正面决战, 即便胜也是惨胜。 你有何良策?”
萧震沉吟片刻, 指着地图:“陛下所言极是。 臣以为, 当以坚守雁门为重, 挫敌锐气。 同时, 派精锐骑兵出关, 袭扰其粮道, 断其补给。 北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呼衍灼弑兄上位, 根基不稳, 若能设法离间其各部, 或可使其不战自乱。”
荣晖点点头, 萧震的策略老成持重。 但他有更多想法。 他记得原剧情中, 北狄此次南侵最终虽被击退, 但大燕也损失惨重, 埋下了日后国力衰弱的祸根。
而且, 苏妙似乎提过……“水泥”, 若此刻让苏妙提出来,快速加固城墙,那么……
“老将军之策甚好。 此外, 朕会命工部加紧研制一种新型筑城材料, 或许能更快加固雁门关防。 离间之事, 朕会让龙卫设法。” 荣晖顿了顿, 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待准备妥当, 朕, 欲御驾亲征。”
“陛下不可!” 萧震大惊失色, “陛下万金之躯, 岂可亲临险地? 战场刀剑无眼, 若有闪失, 国本动摇啊!”
【陛下虽近来英明, 但终究久居深宫, 岂知战阵凶险?】 萧震的心音充满了担忧。
荣晖知道他是忠心为国, 但御驾亲征, 是他深思熟虑的决定。 一来可极大鼓舞前线士气; 二来, 他需要通过军功, 真正在军队中树立威信, 摆脱原主留下的恶劣印象; 三来, 他也想亲眼看看这个时代的战争, 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国家和军队。
“老将军不必再劝。” 荣晖语气坚定,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朕意已决。 届时, 还需老将军全力护持。”
看着皇帝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和那份罕见的担当, 萧震心中震撼, 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他猛地抱拳:“陛下既有此雄心, 老臣……必誓死护卫陛下周全! 让我大燕龙旗, 插遍漠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渣男从良记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渣男从良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