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信阳息县的濮公山上,矗立着一座古朴的墓葬,当地百姓称之为 “桃花夫人墓”。墓前那株历经千年的桃树,每到春日便绽放出灿若云霞的花朵,风吹过时,花瓣簌簌飘落,宛如泣血的泪痕。这便是春秋时期息妫的长眠之地,一位被卷入三国纷争的传奇女性。
《左传》《史记》《列女传》等古籍中,都留下了关于息妫的零星记载。她是陈国公主,先后成为息国夫人、楚国夫人,却因一次意外的探亲之旅,引发了蔡国的覆灭、息国的衰亡,最终改变了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赞她倾国倾城、忠贞不屈;有人斥她红颜祸水、祸国殃民。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会发现这位被称为 “桃花夫人” 的女子,其一生的悲欢离合,早已超越了个人的命运,成为那个礼崩乐坏时代的缩影。
公元前 7 世纪末的陈国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阳),正值暮春时节。宫殿后花园的桃林中,一位少女正踮脚采摘枝头的桃花,粉色的花瓣落在她翠绿的裙摆上,与她明媚的容颜交相辉映。这位少女便是陈国君主陈庄公的女儿,名妫,因后来嫁给息国国君,史称息妫。
陈国是上古帝王舜的后裔,妫姓,在春秋初期是中原地区的中等诸侯国。陈庄公对这位女儿十分疼爱,不仅请了精通礼乐的傅母教导她诗书礼仪,还允许她跟随宫廷乐师学习鼓瑟。据《诗经?陈风》记载,当时的陈国盛行歌舞,息妫自幼便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长大,养成了温婉贤淑又略带矜持的性格。
宫中的侍女们常说,息妫笑起来的时候,连园中的桃花都会黯然失色。但更多时候,这位公主喜欢独自坐在桃树下读书,或是弹奏父亲赏赐的七弦琴。她读过的《女诫》《内则》等典籍,教导她身为女子要恪守妇道、相夫教子,这些教诲在她心中埋下了深深的烙印。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联姻是巩固政治联盟的重要手段。陈国为了在齐、楚两大强国之间求得生存,常常通过联姻结交盟友。当息国国君息侯遣使来陈国求婚时,陈庄公经过深思熟虑后应允了这门婚事。
息国(今河南息县)位于陈国西北,是一个小国,但地理位置重要,处于中原与南方楚国之间的交通要道上。与息国联姻,既能加强两国的友好关系,又能在楚国北进时获得一个缓冲地带。对于息国而言,与身为中原诸侯国的陈国联姻,则能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
公元前 684 年,一支盛大的迎亲队伍从息国出发,前往陈国都城宛丘。据《仪礼?士昏礼》记载,当时的婚礼仪式极为隆重,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步骤。息侯为了显示诚意,亲自率领大夫们前往陈国迎亲,带来的聘礼包括骏马、玉器、丝绸等贵重物品。
迎亲的队伍返程时,路过蔡国都城上蔡(今河南上蔡)。按照当时的礼仪,蔡国国君蔡哀侯的夫人是息妫的姐姐,息妫作为妹妹,理应前往蔡国宫廷拜访。这一寻常的探亲之举,却成为了改变三国命运的转折点。
蔡哀侯得知息妫路过蔡国的消息后,立刻派人邀请息妫入宫赴宴。蔡哀侯本名姬献舞,是蔡宣侯的儿子,性格轻佻好色,早已听闻小姨子的美貌,一直想借机一睹芳容。
当息妫身着华丽的礼服,在侍女的簇拥下走进蔡国宫殿时,蔡哀侯顿时被她的美貌惊呆了。据《左传?庄公十年》记载,蔡哀侯在宴会上 “止而见之,弗宾”。这里的 “弗宾”,指的是蔡哀侯举止轻佻,没有以对待诸侯夫人的礼节尊重息妫,反而言语轻薄,甚至有肢体上的冒犯。
息妫自幼接受严格的礼仪教育,从未受过如此羞辱。她强忍着内心的愤怒和委屈,匆匆结束宴席,带着侍女离开了蔡国宫殿。一路上,她泪水涟涟,原本喜庆的红色嫁衣,在她眼中变得无比刺眼。抵达息国都城后,息妫将在蔡国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息侯。
息侯得知妻子受辱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作为一国之君,连自己的夫人都无法保护,这不仅是个人的耻辱,更是整个息国的耻辱。他当即召集大夫们商议对策,想要报复蔡哀侯。
然而,息国国力弱小,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大夫们纷纷劝谏息侯三思而后行,认为两国实力悬殊,贸然动武只会自取其辱。就在息侯一筹莫展之际,大夫鬻拳提出了一个借力打力的计策:借助南方强国楚国的力量,讨伐蔡国。
鬻拳分析道,楚国近年来国力强盛,楚文王雄心勃勃,一直想向中原扩张。如果息国向楚国求援,谎称蔡国要联合其他诸侯攻打息国,楚国必定会出兵相助。这样一来,既能报复蔡国,又不会使息国直接与蔡国发生冲突。
息侯听后,觉得这是个绝妙的主意。他立刻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前往楚国,面见楚文王,按照鬻拳的计策陈述情况。楚文王果然被说服,决定出兵讨伐蔡国。一场由宫廷羞辱引发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