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整个京城都疯了。
“睡龙”谭浩的三条规矩,仿佛长了翅膀,飞入千家万户。
茶馆酒肆,勾栏瓦舍,尽是议论之声。
贫苦百姓奔走相告,喜极而泣,仿佛压在头顶的乌云被一只无形大手瞬间拨开,露出了万丈金光。
连街角缩着的最卑贱的乞丐,都从破碗里摸出半块干饼,咧着豁牙的嘴,激动地拍着大腿,为这前所未有的好日子拍手称快。
破庙里,说书人楚南衣灵感爆棚,将旧曲换了新词,竹板打得震天响:“睡龙一张嘴,百官腿发抖!不争江山利,只要饭管够!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九爷一句话,贪官全滚蛋!”
歌声所至,便是天命所向。
那些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府衙门,一夜之间换了人间。
府衙门口,衙役们不再耀武扬威,而是小心翼翼地张贴出崭新的告示:减免苛捐杂税,严查贪官污吏,重审冤假错案。
当然,总有那么些自以为是的蠢货。
城东的李县令,背靠着某位皇亲,向来作威作福,他将告示撕得粉碎,当众叫嚣:“什么狗屁规矩!本官只认圣旨,不认一个疯子的梦话!”
结果当晚,李县令府上便出了怪事。
月黑风高,一道无形的力量仿佛握着刻刀,在他家正堂最显眼的顶梁柱上,深刻入骨地刻下一个斗大的“贪”字。
那字迹龙飞凤舞,却透着一股森然杀机,仿佛九幽之下的审判之眼。
李县令当场吓得魂飞魄散,连夜卷起金银细软,连官印都来不及带,狼狈地逃离了京城。
此事一出,再无官员敢有半分违逆。
民心所向,汇聚成一股无形的洪流,浩浩荡荡,如百川归海,涌向那座曾经象征着废弃与遗忘的冷宫。
人们自发地跪在宫墙之外,不是朝拜君王,而是朝拜一种希望,一种公道。
然而,这股足以颠覆皇权的风暴中心,谭浩本人却懒得理会。
他吃完苏婉儿精心准备的早饭,打着哈欠溜达到御花园,找了个阳光最好的亭子,打算继续自己未完成的晒太阳大业。
谁知屁股还没坐热,苏婉儿就抱着一堆小山似的奏折,气喘吁吁地追了过来。
“九爷,百官都在宫外候着,说您不开口,他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事。”
谭浩眉头拧成一团,不耐烦地挥挥手:“我不是说了三条规矩吗?照着办不就行了?”
苏婉儿一脸苦笑,声音都带着哀求:“规矩是有了,可……可具体怎么减税,从哪家开始查贪官,先放哪些牢里的犯人……这些细则,还得您点头啊,九爷。”
谭浩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没好气地嘟囔:“我又不是你们爹,吃喝拉撒都得我管?”
他烦躁地随手从地上抓起一块鹅卵石,本想扔进湖里听个响,心里却闪过一个念头:“真他娘的烦,要是有人能替我管这些破事就好了。”
念头刚起,异变陡生!
他手中的那块石头,竟挣脱了他的手掌,违反常理地腾空而起,悬浮在半空之中。
石头表面发出温润的白光,光芒中,石屑簌簌落下,它竟在自行分裂、重组、塑形!
不过眨眼功夫,一块平平无奇的鹅卵石,就化作了一枚晶莹剔透的玉印。
玉印之上,四个古朴的篆字浑然天成,散发着一股言出法随的威严——“代行天悯”。
与此同时,整个京城,乃至大夏王朝各处,所有符合某种特定条件的官员——那些真正清廉、心怀百姓、且无篡位野心的人——无论他们身在何处,在做什么,都发生了同样诡异的事情。
户部,一个年过半百的小吏李德安,正为了一笔灾民的救济粮,与上司争得面红耳赤。
忽然,他感觉自己袖中那块祖传的、最普通的平安玉佩,猛地变得滚烫。
紧接着,他胸前的官服上,竟凭空浮现出一道淡淡的、由光线组成的纹路,与那枚悬浮在御花园的玉印上的符文遥相呼应。
他还来不及惊骇,一道懒洋洋的声音就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
“行了行了,这事你来管吧,别再来烦我。”
声音消散,一股庞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李德安的脑海,那是关于赋税改革的所有细节和权限。
李德安呆立当场,抬头望向冷宫的方向,
凉亭内,林诗雅一直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
她第一时间施展灵识探查,却惊骇地发现,谭浩根本没有动用任何法力,甚至连一丝灵力波动都没有。
刚才那惊天动地的一幕,仅仅是因为他脑海中一个“愿望”。
一个愿望,直接催生出了一套“代理治理体系”!
她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巨浪翻腾:“他不是在任命官员……他是在制定规则!他让‘民心所向’这股虚无缥缈的力量,拥有了自我意识,去自动筛选出最合适的执政者!”
她看向那个始作俑者,后者正靠在亭柱上,百无聊赖地抠着耳朵,嘴里还在嘟囔:“真是的,这届臣子真难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系统炸了,我原地成神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开局系统炸了,我原地成神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