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难——哲学之困
家属大院中的几个小学同班同学一起升入了同一所初中学校。测试成绩优秀的吴学民、任建军和王亚龙又在一起,黄念念和华苗红也与他们同在一班。从小学到中学过渡如此平顺,亚龙心无旁骛地继续他的寻龙之旅。
应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如何认识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如何认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些问题成了王亚龙在审视自己日益长大的身体时冒出的一系列无法抑制的想法。同时,他在书中看到,人需要哲学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因此,他认为哲学是人类世界层次最高的学问,作为人,精神世界始终被笼罩在哲学的天幕之下。一个人的哲学之困,自被启蒙之光点亮之日起便伴随其一生。
老师说,哲学是一门探究宇宙和人生根本问题的学问,但是,王亚龙翻遍了身边所有能拿到的书籍,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他觉得自己的想法虽然幼稚,但至少目前来讲就是自己的真理,那就是,事情既然出现,则必然有它的道理,正所谓存在即合理。这便是他给自己的解释。当然,他自己也总觉得无法给出恰当的理论来解释和看待这个世界,周围世界充满谜团,每个谜团都有待充分的解释。
亚龙更频繁地前往书店,徜徉在各类图书间,试图寻找心中无数问题的答案。意外的是,他在自家堆放杂物的小黑屋里发现了几本旧书,其中,有一本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这本书成为了他的哲学启蒙之源。恩格斯基于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深刻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客观发展规律,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详细论述了恒星和星系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地球上生命起源、人类起源、人类社会历史的起源和发展等问题。
亚龙认为,对自己来说,此书论述的话题过于宏大,不敢确定能否读懂。但是,破解世界无限多谜题答案的迫切感驱使他仔细研读起来。
书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以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主动地作为来使自然界服务于自己的目的,来支配自然界。亚龙能够理解,屎壳郎通过推动粪球作为生存和养育后代的手段,仅是如此以自身的存在来清洁自然环境;而自己则可以利用大扫帚这样的劳动工具,清扫树叶这样的主动作为,为人们提供整洁的环境。这便是支配自然界了。
亚龙愈加清晰地认识到,地球脱胎于星云中的尘埃,人类起源自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同时,人需要通过劳动来生存并使自己成为有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真正的人。
他还受到启发,认为人在劳动中实现了从自然界中分离了出来,同时,劳动又把人和自然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人离不开劳动,人类必须在劳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他认为,人可以改造自然界,当然也包括改造人类自己所身处的环境,就像爱迪生利用取自自然界的原材料,制成了留声机、电灯、电力系统和有声电影,中国人开凿了一千八百公里的大运河,建造了万里长城,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等等这些地球上的“人化自然”奇迹,改造了自然界。
亚龙还认为,人类决能不像征服者那样支配自然界,也决不能像置身在自然界之外那样去支配自然界。因为,我们每个人,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界是一体的,人生于自然界,又包含在自然界体内,所以,不能反过来毁掉自然界,否则,无异于自杀。同样的道理可以映射入人类社会场景,就如同学校里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家伙,他们身在人类社会之中,却干着反同学和老师的愚蠢勾当,这无疑是损人不利己的低级行为。而自己对霸凌者的回击,中止了他们不自知的自毁行为,既是帮助他们解脱了恶行,又做到了自我救助,使大家都能回归到想要的恬静生活。
又想起来幼年时那晚在窗前时遇到的奇幻景象。当时如果没有真龙现身,就不会有今天。那么真龙是属于这个可见的世界呢?还是在另一个看不见的世界,正从高处眼睁睁地望着他?看他如何一步步觉悟,更加接近真理和世界的真相?书中没有给出答案。
无论如何,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的规律,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得到自然界的庇护,日趋发展完善,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自然辩证法使亚龙获取了又一份可以更清醒、更准确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了以书中所运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更具创造性和辩证的思维应对新的挑战。从此,他开始以更新的目光审视世界,并试图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处世哲学。
他将读书所获的思想反映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在分析许多问题时采用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在作业中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思考与感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龙LOONG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龙LOONG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