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难——性爱之困
这一天,项小花与邢皓归来的消息不胫而走。工友们对他们的突然归来与两个月前他们的突然消失一样充满了好奇——他们去了哪里?干了些什么?为什么过了这么些日子又回来了?又回到了他们原来的岗位,他们变成了什么样子?他们未来要怎样?
性爱之困曾搅扰着无数未谙世事的年轻人,不少人忍受内心的煎熬,也有人铤而走险做出些不平常的举动。无论如何,渡过这一劫之人,都会在心底留下抹不去的印迹。
私奔好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亘古以来有着无尽的传说,但那些事情多半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文学作品中的小故事。现如今,人们身边很少发生此类能够这般引人好奇的事情。
经历了前些年那一段不堪回首岁月的人们,家人和亲人之间只有单纯干净的同志之爱,许多人已经不知道如何表达在超越同志之“爱”的家人之间与异性之间的爱恋。
在那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时期,曾经的传奇故事变为:两位大学生恋爱结婚两年后还没有生孩子的迹象,姑娘与同事交流后获知,婚后的夫妻要行男女之事才能怀孕生育,经尝试,终于怀孕生子。发自细胞深处和内心的冲动可以被如此抑制,可见人的精神在环境影响下能够发挥何等重大作用。
相形之下,如今,项小花与邢皓的私奔故事简直就是惊天地泣鬼神,不由得引起身边人们的随时关注。
这又像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这个世界上更多奇葩事件和奇迹将会逐渐涌现,层出不穷,惊世骇俗。
夏天的燥热让人如置身蒸笼之中。尽管高大的厂房将焦阳挡在室外,但工人们还是感到闷热难耐,只有在直径达到一米的工业大风扇强劲的鼓风范围之内,才能够勉强坚持繁忙的生产操作。工间休息时,大家一边不停喝水一边不住地抹掉头上与身上汗水蒸发后凝结而成的一片片盐粒儿。
这天午饭后,由电器组代表魏婷婷参加的车窗组五人会议又在老地点举行。主讲人还是小江,信息来源仍然是小刘。
为便于大家看到事件全貌,这里结合其它渠道来源的相关情况一并呈现。
以前,邢皓节假日去家里看望项师傅,见过小花,还曾从南方带回精致的竹雕小工艺品送给小花。小花对这个笑容可掬的瘦瘦的短发叔叔也有一定的好感。不想,在三年后两人成了工友。
在流水线旁,邢皓对小花的关照好像再正常不过。邢皓如大哥哥一样的体贴和热心照顾使两人的关系很快就变得熟络,由熟络变得亲近,由亲近变得亲热。
一天,两人又在饭馆吃饭。
这家饭馆是由工厂机修分厂一位工人的儿子小尤经营的。
小尤从小学习绘画和手风琴。绘画是在父亲给他报名的绘画班学习的,手风琴是老尤自己教的,小尤在同辈人当中算是多才多艺。高中毕业后,曾经进入工厂冲压分厂做了两年冲压工。但他不愿意像机器那样每天从早到晚重复同样的机械动作,于是不顾父母反对,辞掉铁饭碗,跟人学装修。几个月后,又觉得做装修每天灰头土脸又脏又累,又辞了。
经过观察,小尤发现工厂门口仅有两家小餐馆,一家卖炒饭、炒饼和炒面,一家卖拉面。中午和晚间,两家餐馆里总有人站在坐满人的桌边等座。他就跟人学做饭,准备开餐馆。从简单的做起,拉着小车做煎饼。
起初,父母还很担心邻居们的态度,怕孩子被工友取笑。但邻居和工友们在起初惊诧地看到小尤摆出的摊位之后,投来的是赞许的目光,对他毅然辞掉铁饭碗,勇于迈出在别人看来艰难的一步,纷纷表示肯定和鼓励。
小尤清晨早早出摊,主动大方地招呼邻居和之前的工友。他笑盈盈的团团脸上的细眼眯成一条缝,让大家排队挨个接受他热情的服务。他手脚麻利,话语幽默,引得大家也被他的热情感染,这一天开头就有个好心情。他的煎饼松软,薄脆酥香,可以添加五六种不同口味的调料与新鲜蔬菜,很受欢迎。尤其到了午餐时间,经常有工人在小摊车前排队买煎饼,拿到手里边走边吃边聊天。
不到半年,小尤已经用经营所得租赁了门脸房,开了小小一家工友餐厅。餐厅每日顾客盈门,每到饭点儿,必有汽车厂工人来此吃饭,还经常有工人的小范围聚餐。经过两年的辛勤经营,餐馆好像做得风生水起,小尤又在考虑扩大店面。尽管雇了五六个服务员,小尤仍然忙碌在服务一线,与工友们打招呼,开玩笑。父亲老尤还经常在家中吃完晚饭后,与老伴到餐厅帮忙。老尤高兴时,就让小尤将餐馆里放着的轻音乐关掉,自己端起手风琴给食客们助兴,有俄罗斯的传统歌曲,那些曾经最为流行的革命歌曲,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红梅花儿开》,还有当下流行的轻快歌曲,像《黄土高坡》、《龙的传人》、《冬天里的一把火》、《迟到》、《大约在冬季》、《橄榄树》等,赢得工友和食客们的阵阵喝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龙LOONG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龙LOONG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