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的晨雾里,合作社的院子飘着淡淡的甜桃清香。陈磊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正和农户们一起给刚采摘的果子套网套,指尖被露水浸得发凉,心里却揣着一团温热的盼头。老周带着几个人把合作社的荣誉墙擦得锃亮 —— 县农业农村厅颁发的 “优质农产品基地” 牌匾、山东商超的感谢信、物流车队的安全运营锦旗,每一件都透着实打实的底气。
“小磊,张总什么时候到?” 陈二柱扛着一筐板栗过来,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紧张,“我把家里最好的板栗都挑出来了,让张总尝尝咱们的硬实力。”
陈磊看了眼手机,屏幕上是苏晴发来的消息:“张总已出发,预计上午十点到。” 他笑了笑,拍了拍陈二柱的肩膀:“放心,咱们的产品就是最好的名片。不用刻意讨好,把最真实的样子展示出来就行。”
说话间,苏晴从物流车队那边匆匆走来,额角带着薄汗,眼里却闪着亮:“都安排好了。车队的实时监控、温度追踪数据都打印出来了,近三个月的损耗率报表也整理好了,最低 1.2%,最高 2.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她递过来一个文件夹,“还有省外三个潜在渠道的对接记录,张总要是感兴趣,随时能谈。”
陈磊接过文件夹,指尖触到苏晴带着温度的手背,心里泛起一丝暖意。这段日子,她像一根坚韧的支柱,陪着他熬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没有半句怨言。他想说句谢谢,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你也歇会儿,别太累了。”
苏晴摇摇头,笑着往他手里塞了个温热的玉米:“刚蒸好的,垫垫肚子。张总来了,有的是要忙的。”
九点五十八分,一辆银灰色的轿车缓缓停在合作社门口。陈磊和苏晴迎上去,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位穿着休闲西装的中年男人,面容温和,眼神锐利,正是江苏投资人张启明。
“张总,一路辛苦了。” 陈磊伸出手,语气真诚,“欢迎来‘豫南优选’考察。”
张启明握住他的手,力道沉稳:“陈总年轻有为,早就听说你的故事了。今天特意来看看,不想错过一个有潜力的项目。”
考察没有按流程走,张启明拒绝了陈磊准备的 PPT 演示,直接提出:“我想先去田里看看,再去物流车队转转,最后和农户们聊聊天。”
陈磊带着他走进种植基地,清晨的阳光洒在绿油油的菜畦上,农户们正忙着浇水、除草,看到张启明,都热情地打招呼。张启明蹲在甜桃树下,摘下一个熟透的桃子,擦了擦就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溢出来,他眼睛一亮:“不错,口感脆甜,比市面上的品质好太多了。”
他仔细询问了有机肥的采购、种植日志的记录、农残检测的流程,陈磊都一一如实回答,没有半点隐瞒。走到物流车队,张启明看着整齐停放的货车、实时跳动的监控屏幕,还有王强递过来的运营报表,频频点头:“自主物流是步好棋,虽然前期投入大,但能掌控主动权,这在农产品电商行业里,太难得了。”
最让人动容的是和农户们的聊天。老周拉着张启明,絮絮叨叨地说着合作社从无到有的历程:“张总,你不知道,我们之前就是种庄稼的,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是小磊带着我们搞标准化种植,办合作社,现在不仅收入翻了倍,还学到了技术。盛远集团那么打压我们,我们都没散,就是信小磊,信‘豫南优选’。”
陈老六也红着脸说:“之前我还想过退社,现在想想真惭愧。小磊从来没亏待过我们,就算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也没让我们亏过一分钱。张总,你要是投资我们,肯定不会吃亏!”
张启明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眼里的赞许越来越明显。中午,农户们特意做了一桌农家菜,炖土鸡、炒青菜、蒸红薯,都是合作社自己种的、养的,张启明吃得津津有味,连连称赞:“这才是最本真的味道,‘豫南优选’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份原生态和匠心。”
饭后,两人坐在办公室里单独谈话。陈磊把合作社的困境和盘托出:“张总,我不瞒你,我们现在面临 350 万的退股款压力,还有盛远集团的持续打压。但我相信,只要资金到位,我们的省外渠道能快速拓展,物流车队能扩大规模,年底净利润突破 150 万没问题。”
张启明沉默了片刻,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陈磊面前:“这是我的初步投资意向书。我愿意投资 400 万,占合作社 20% 的股份。其中 350 万用于支付赵总的退股款,剩下的 50 万作为流动资金,用于拓展渠道和扩大生产。”
陈磊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震惊和狂喜,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张总,您…… 您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 张启明笑了笑,“我投资的不是一时的利益,是你们的初心、你们的团队,还有农产品电商的未来。盛远集团的打压,恰恰证明了‘豫南优选’的潜力 —— 如果你们没有威胁,他们何必费这么大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向上生长:草根的逆袭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向上生长:草根的逆袭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