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开春的阳光斜斜照进镇政府大院,青砖墙上的 “发展乡镇企业” 标语被雨水冲刷得有些褪色,却依旧透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奋进气息。张嘉豪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站在传达室门口,指尖捏着一张皱巴巴的《镇工业园区规划草案》—— 这是昨天去镇政府办事时,从公告栏里偷偷撕下来的边角料,上面用蓝墨水标注着 “印刷厂区” 的红线范围,他舅舅的印刷厂恰好就在其中。
“小朋友,你找哪位?” 传达室大爷叼着旱烟,上下打量着这个穿着中学校服、眼神却异常沉稳的少年。
“大爷,我找分管工业的刘镇长,我叫张嘉豪,是红星印刷厂的负责人,跟刘镇长约好了。” 张嘉豪递上提前准备好的手写介绍信,上面还盖着印刷厂刚换的新公章 —— 这是他承包后第一件事,把 “红星印刷厂” 的旧章换成了带 “JY 小组联合监制” 字样的新章,显得更正规。
大爷眯着眼看了半天,才慢悠悠地拨通了办公室的电话。不一会儿,一个穿着中山装、梳着分头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正是刘镇长。看到张嘉豪时,他明显愣了一下:“你就是张嘉豪?那个承包印刷厂的初中生?”
“刘镇长您好,” 张嘉豪主动伸手,握手时力道沉稳,完全不像个 13 岁的孩子,“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谈谈印刷厂搬迁到工业园区的事。”
刘镇长挑眉,带着他走进办公室。屋里陈设简单,一张掉漆的木办公桌,两把藤椅,墙上挂着《Z 国乡镇企业发展纲要》的复印件,桌角堆着一摞手写的文件。刘镇长坐下,倒了杯搪瓷缸装的茶水:“说说你的想法,你们厂规模不大,搬迁可是笔不小的开支。”
张嘉豪没绕弯子,直接从书包里掏出三份材料:“刘镇长,这是我们厂的现状报告、搬迁规划和未来三年的发展预测。”
第一份是手写的现状报告,上面详细写着:印刷厂现有工人 8 名,其中 5 名是下岗职工,去年营收 28 万元,缴纳税费 3.2 万元,主要业务包括 JY 资料印刷、食品包装、公益宣传品印刷等。第二份是搬迁规划,用铅笔画的简易图纸上,标注着新厂房的布局: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研发室。第三份是发展预测,张嘉豪用红笔圈出关键数据:搬迁后产能提升 3 倍,预计年营收突破 100 万元,带动就业 15 人以上,税费贡献超 10 万元。
刘镇长越看越惊讶,手指在纸上轻轻敲击:“这些都是你做的?”
“是我和团队一起整理的,” 张嘉豪点头,“刘镇长,我知道镇里建工业园区是为了招商引资、带动就业。我们厂主动搬迁,不仅能为园区腾出优质地块,还能扩大生产规模,为镇里多做贡献。但搬迁需要资金,新设备、新厂房建设,都是不小的开支,所以想向镇里申请一些优惠政策。”
“你想要什么政策?” 刘镇长放下材料,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
“第一,希望镇里能减免我们厂三年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张嘉豪条理清晰地说,“第二,申请 50 万元的创业贷款,并且给予三年贴息;第三,新厂房的土地出让金能按照成本价收取。”
刘镇长皱起眉:“你这要求可不低啊,50 万贷款不是小数目,还要贴息。”
“刘镇长,我有信心让印刷厂成为镇里的标杆企业,” 张嘉豪语气坚定,“我们厂现在已经和全县 12 所中小学签订了 JY 资料长期供货协议,还和 3 家大型食品厂达成了包装合作。搬迁后,我们计划引进全自动胶印机,开发高端包装业务,甚至能承接周边乡镇的印刷订单。而且,我们承诺优先招聘本地下岗职工和困难家庭劳动力,为镇里解决就业难题。”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工业园区需要配套企业,我们印刷厂能为园区内的其他企业提供包装、宣传品印刷等服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等新厂房建成,我们还愿意免费为镇里印刷公益宣传资料、政策文件,为镇里的宣传工作出一份力。”
刘镇长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正在平整土地的工业园区工地。远处,几辆拖拉机冒着黑烟忙碌着,工人们戴着安全帽挥汗如雨。2001 年的乡镇,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招商引资难,留住本土企业更难。张嘉豪的印刷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成长性强,还能带动就业和税收,确实是个值得扶持的项目。
“你的规划很详细,也很有远见,” 刘镇长转过身,“但镇里的政策有规定,我不能马上答应你,需要开班子会议讨论。不过我可以给你透个底,你的诉求符合镇里‘扶持本土创业、带动就业’的导向,尤其是你愿意吸纳下岗职工,这一点很加分。”
“谢谢刘镇长,” 张嘉豪立刻说,“我可以先启动搬迁准备工作,等会议结果出来。另外,我已经联系好了建筑队,新厂房采用轻钢结构,建设周期短,不会影响正常生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