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局的绿色自行车刚停在巷口,母亲王秀兰就踩着布鞋小跑过去,手里还攥着昨天没洗完的菜篮子。车把上挂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印着 “市教育局” 的红色宋体字,边角被风吹得有些卷边 —— 这是中考成绩单的专用信封,整个镇子的考生家长最近都在盼着这东西。
“同志,是张嘉豪的通知书吧?” 母亲的声音带着颤音,手指不自觉地抠着篮子把手。邮递员笑着点头,递过信封:“王阿姨,全市第三!咱镇好多年没出这么出息的娃了!” 这话刚落,巷口就围过来几个乘凉的邻居,七嘴八舌地打听,母亲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攥着信封的手却越握越紧,生怕这是做梦。
可没等她跨进家门,巷口就传来了自行车铃铛声,三辆二八大杠陆续停在院门口,车后座上堆着鼓鼓囊囊的布袋,里面是红薯干、花生这类土特产。打头的是大伯张建国,他蹬着车链哐当响的自行车,嗓门比邮递员还亮:“秀兰,家豪呢?叔伯们来看看大状元!”
母亲刚要应声,二姑张桂芬已经拎着布袋进了院,眼睛直瞟着堂屋墙角堆着的纸箱 —— 那是印刷厂刚送来的新包装纸,镇上人都知道,张嘉豪的印刷厂和那个 “Z 国本地生活网” 赚了大钱,尤其是城郊那块地,当初五万块买的,现在有人出价十五万收购,这事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嘉豪在屋里呢?” 大伯搓着手走进堂屋,目光落在张嘉豪书桌上的小灵通上,“听说你考上市一中了?真是光宗耀祖!对了,你大伯家的小虎要盖房娶媳妇,还差两万块,你看能不能先借着?”
这话一出,二姑立刻跟着附和:“可不是嘛,家豪,你二姑家的闺女要去县城读高中,学费还差八千,你现在是大老板了,接济接济亲戚也是应该的!” 旁边的三舅也跟着点头,手里的旱烟袋敲得鞋底砰砰响:“我那小卖部想进点玩具和 JY 资料,缺三万块本钱,你这货源广,能不能先铺货,或者借我点周转?”
张嘉豪正坐在书桌前整理域名广告的账本,闻言抬起头,脸上没什么表情。他早就料到会这样 —— 自从城郊地块升值三倍的消息传开,亲戚们就没断过打探,只是没想到会这么迫不及待,连成绩单还没拆就上门了。
“大伯、二姑、三舅,” 张嘉豪把账本合上,钢笔放在一旁,“借钱可以,但得按规矩来。” 他从抽屉里拿出几张提前写好的借条模板,上面用钢笔清晰地写着 “救急不救穷” 五个大字,下面列着两条规则:“第一,借钱只救急,比如生病、意外,盖房、进货这种投资类的,我不借;第二,最多借五千块,借期半年,月息一分,必须写借条,签字按手印。”
大伯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家豪,你这话就见外了!都是一家人,谈什么利息?你现在赚了这么多,借两万块给你侄子盖房怎么了?” 二姑也跟着帮腔:“就是啊,当初你家开印刷厂,我还帮你介绍过生意呢,现在发达了就忘了亲戚?”
“大伯,当初印刷厂起步,你说没钱支持;我妈体检查出胃病,你说中药贵,让硬扛着。” 张嘉豪语气平静,却字字戳中要害,“现在我赚钱了,不是因为我运气好,是我熬夜编 JY 资料、修胶印机、跑市场赚来的。盖房娶媳妇是刚需,但不是急事,你可以慢慢凑;进货是投资,有赚有赔,我不能拿我的辛苦钱帮你赌。”
他拿起一张借条模板,递给三舅:“三舅,你要是家里有人生病,或者孩子交学费凑不齐,五千块我现在就给你,利息都可以免。但进货的钱,我不能借,不过我可以帮你联系批发商,按进价给你供货,不收差价。”
三舅愣了愣,手里的旱烟袋停在半空。他其实也知道进货有风险,只是看着张嘉豪赚钱眼红,想跟着捞一笔。现在张嘉豪给了台阶,还愿意帮他拿货,顿时松了口气:“行,家豪,三舅听你的,那你帮我联系货源,我先拿两千块的货试试水。”
大伯和二姑见三舅退了步,又想说什么,却被父亲张建军打断了:“大哥,二姐,家豪说得对,钱是他自己赚的,他有权利决定怎么花。当初咱们没帮上忙,现在也不能逼着孩子借钱。” 父亲手里拿着刚从菜园摘的黄瓜,递过去:“尝尝鲜,要是真有急事,家豪不会不管的。”
大伯脸涨得通红,拎起带来的红薯干,狠狠摔在地上:“行,你们家现在翅膀硬了,不认亲戚了!以后有事儿别找我!” 说完转身就走,二姑也跺了跺脚,跟着离开了。院子里只剩下三舅,拿着张嘉豪写的供货清单,讪讪地笑了笑:“家豪,谢谢你啊,三舅知道你是个明事理的孩子。”
送走三舅,母亲才小心翼翼地拆开邮政信封,里面是两张成绩单,一张是张嘉豪的,总分 687,全市第三;另一张是陈雪托邮局一起寄来的,总分 662,全市第十五。“考上了!都考上市一中了!” 母亲激动得眼泪直流,抓着成绩单的手不住地颤抖,“老陈,你快看,咱们家豪出息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