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符阵初识
地火炼剑的波澜,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虽在雷师叔的强行压制下未曾扩散,但那骤然降临又倏忽远去的强大神识,却像一根冰冷的刺,深深扎入林风心头。
筑基修士的窥探!
这意味着,他身怀异宝或特殊能力的秘密,可能已经引起了宗门内更高层次人物的注意。是好奇?是贪婪?还是幽冥道或其他敌对势力的触角?无从得知。这种未知的威胁,远比赵元明之流的明枪暗箭更加令人心悸。
雷师叔事后并未多言,只是脸色凝重地叮嘱他近期务必低调,并加强了器坊周围的巡查。但林风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紧张氛围正在悄然弥漫。
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如同乌云压顶。
然而,林风的心性早已在一次次磨难中锤炼得坚如磐石。恐惧和焦虑无法带来力量,唯有行动可以。那柄历经地火与太阳真力双重淬炼、已臻完美的暗金长剑,此刻反而成了烫手山芋,在拥有足够实力之前,绝不能再轻易动用。
“自身实力,才是根本。”林风再次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但《九阳曜真诀》的修炼艰难缓慢,且动静太大,易引窥探。那么,提升实力的另一条途径——那柄剑胚的最后一步:赋灵开锋,以及与之相关的符阵之道,便成了他当前最好的选择。
符乃法之纹,阵乃势之局。无法无阵,器终是死物。唯有以符文勾勒能量通道,以阵法构筑力量循环,方能真正唤醒器中灵性,使其如臂指使,威力倍增。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藏经阁那浩瀚的书海。这一次,目标明确——符阵基础!
相较于功法的玄奥和法术的凌厉,符阵区域显得更为沉静古朴。光团中的玉简和书卷大多厚重沧桑,散发着智慧与时间的气息。
林风首先找到的是一枚名为《基础符箓真解》的玉简。神识沉入,顿时仿佛踏入了一个由无数金色光线构成的玄妙世界。开篇明义:“符者,沟通天地之桥,法则显化之纹。以灵为墨,以神为笔,勾勒道痕,驱策能量…”
这枚玉简并非简单地罗列符文,而是从最根本的道理讲起,阐述符文的结构、笔画中的灵力流转、不同属性的符文特性以及组合搭配的基本原理。内容深入浅出,却博大精深。
一个最简单的“灼炎符”,其笔画走向、灵力注入的轻重缓急、首尾的衔接呼应,都蕴含着微妙的道理。差之毫厘,效果便谬以千里。
林风看得如痴如醉,以往许多模糊的认知变得清晰起来。他这才明白,自己之前凭借纯阳灵力强行凝聚火焰,虽威力不俗,却粗糙浪费,远不及符文调动天地灵气来得精妙高效。
紧接着,他又寻来一本兽皮古籍《阵法初窥》。阵法之道,比符文更为复杂抽象。“阵者,借天地之势,纳灵气之流,化无形为有形,衍无穷变化…”
阵法的基础是“阵基”(承载物,如灵石、阵旗、特殊材料)、“阵纹”(能量流转的路径,常由符文构成)和“阵眼”(能量核心与操控中枢)。根据阵基的排列、阵纹的勾连,可形成困阵、杀阵、幻阵、聚灵阵、防御阵等种种妙用。
光是记住最基本的几种阵基排列(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及其代表的意象和能量流转特性,就耗费了林风数日时间。更不用说将其与实际应用结合,推演变化。
这绝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海量的计算、推演、实践和惊人的耐心。
林风并未好高骛远。他深知根基的重要性。白日里,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泡在藏经阁,沉浸在符阵的海洋中,反复研读那几本最基础的典籍,揣摩每一个符文的笔意,推演每一个基础阵势的变化。
傍晚回到居所,他便开始实践。买来的最劣质的符纸和灵墨,被他用来无数次练习那最简单的几个基础符文:灼炎、凝水、锐金、厚土、生木…
起初,失败是家常便饭。 灵力注入稍有不均,符纸瞬间自燃,化为灰烬。 笔画勾勒略有偏差,符文结构崩溃,灵墨反噬,炸得他满脸乌黑。 神识消耗过度,头痛欲裂,眼前发黑。
但他心志坚韧,毫不气馁。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一次次重来。他对自身灵力的掌控,也在这种极致精细的要求下,变得越发精妙入微。
渐渐地,他笔下的符文开始变得稳定,成功率高了起来。虽然只是最低阶的符文,但每一笔都圆融流畅,灵力充盈均匀,散发出稳定的灵光。
在练习符文的同时,他也开始尝试最简单的阵法——聚灵阵。
他以灵石为基,以自身灵力在地面刻画最简单的聚灵阵纹。起初阵纹歪歪扭扭,能量流转滞涩,聚灵效果微乎其微,甚至时常引起小范围的灵气紊乱,炸得屋内一片狼藉。
但他不厌其烦,反复修改调整,感受着灵石之间能量的微弱联系,调整着阵纹的深浅与走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风起小山村之林风修仙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风起小山村之林风修仙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