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秘阁闻辛,星舟难觅
回到青云宗后,林风并未返回自己的洞府,而是径直来到了位于主峰后山,被重重禁制守护的宗门秘典阁。
与面向大多数弟子开放的藏经阁不同,秘典阁规模不大,仅是一座三层的小巧玉楼,通体由温润的“静心暖玉”砌成,散发着令人心神宁静的微光。此地收藏着青云宗立派万载以来,最为核心、最为珍贵的功法典籍、修行笔记、密录以及诸多涉及上古秘辛、星域见闻的残篇孤本。非长老及以上身份,或对宗门有重大贡献者,不得入内。
守阁的是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枯槁,气息却如渊似岳的灰袍老者。他静静地盘坐在阁楼入口处的蒲团上,仿佛与周围的玉石融为一体。林风能感觉到,这位看似行将就木的老者,其修为深不可测,至少是化神后期,甚至可能是炼虚期的存在。这是宗门的底蕴之一。
林风上前,恭敬地递上代表化神长老身份的玉牌,并说明了来意。
灰袍老者缓缓睁开眼,那双眼眸浑浊不堪,却仿佛能看透人心。他扫了林风一眼,目光在林风身上那尚未完全内敛的化神道韵上停留一瞬,微微颔首,声音沙哑如同摩擦的砂石:“进去吧。三层左侧,‘寰宇星屑’区域,或有你所需。记住,阁内典籍,不可损毁,不可拓印,不可外传。”
“晚辈谨记。”林风躬身行礼,这才迈步走入秘典阁。
阁内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要宽敞,显然是运用了空间拓展阵法。一排排由“千年沉香木”打造的书架整齐排列,上面摆放的并非玉简,而大多是一种特制的兽皮卷或古老的丝帛书,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空气中有淡淡的墨香与灵药混合的味道,那是用于保护这些珍贵典籍的特殊药液。
林风直接登上三层,按照守阁老者的指引,找到了标注着“寰宇星屑”的区域。这里的书架只有寥寥三排,上面摆放的典籍也明显更为古老、残破,许多甚至只是零散的残页,被小心翼翼地封装在透明的晶石匣中。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沉浸在这些古老的记载之中。
首先入手的是一卷名为《星域游历杂记》的残本,作者署名已模糊不清,只余一个“云游子”的道号。其中记载:
“……苍梧界,实乃‘万界星磐’边缘一隅,灵气稀薄,道统不显。化神方可初步感应星域召唤,然欲脱离界域束缚,非有‘星槎’不可为……星海无垠,有璀璨文明,亦有蛮荒死地。曾遇‘晶壁商盟’之舟,交易诸界奇物;亦曾见‘噬星古妖’吞噬残阳,其威堪比真仙……”
林风目光一凝。“万界星磐”?“星槎”?这与他所知的信息相互印证。看来,化神期确实是踏入星域的门槛,而“星槎”或“星舟”是必备的工具。
他又拿起一份材质特殊、触手冰凉的银色金属箔片,上面以神念烙印着信息,名为《近域星路堪舆图(残)》。这图远比他在葬星渊得到的那幅星域古图要简陋和局限得多,只标注了以“苍梧界”为中心的附近数十个已知界域或星辰的相对位置和几条较为安全的虚空航道。其中一些区域标注着“危险”、“空间紊乱”、“有古兽巢穴”等字样。在这份残图上,他并没有找到“北冥星墟”、“古仙战场”等地名,显然那些地方距离苍梧界极其遥远。
接着,他翻阅了一本由青云宗某位前辈先人手书的笔记《上古秘闻录》,其中果然找到了关于“北斗星宫”和“摇光”的只言片语:
“……古老相传,星海深处曾有‘北斗星宫’,执掌周天星辰权柄,威震寰宇。其下有七脉,分对应北斗七星,曰‘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摇光一脉,司征伐与传承,其镇派仙典《摇光星典》乃无上大道,然早已失传……疑与上古‘星陨之灾’有关,宫阙崩塌,道统零落,已成传说。”
笔记中还提到,“星陨之灾”似乎涉及一场席卷大片星域的恐怖灾劫,但具体为何,语焉不详。林风联想到葬星渊中所见的战场遗迹和那位摇光前辈骸骨中传来的“蚀界之魔”的警告,心中隐隐有了猜测。那场导致北斗星宫覆灭的“星陨之灾”,恐怕与这“蚀界”脱不了干系。
最后,他的目光被一枚单独放置在水晶柱内,散发着微弱空间波动的玉简吸引。玉简旁的标签写着:《虚空材料鉴(附:星槎炼制构想)》。
他小心地以神识探入玉简。顿时,海量的信息涌入脑海,大多是各种闻所未闻的珍稀材料的名录、特性、可能的产出地域。其中许多材料,后面都标注着“绝迹”、“仅存于上古遗迹”、“疑似域外特有”等字样。
而在玉简的最后部分,果然记录了几种“星槎”(即星舟)的炼制构想图。其中最基础、也被认为最有可能实现的一种,名为“青木巡天舟”。
炼制此舟,核心材料需三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风起小山村之林风修仙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风起小山村之林风修仙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