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站在一旁,眼圈依旧红肿的孙女苏墨涵:“墨涵,你再跟爷爷和我说说,那个孩子,当时是个什么样子?”
“他……非常冷静,甚至有些冷漠。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都在骂他,但他好像完全没听见。他拿出那支笔的时候,眼睛里……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就好像……好像有神之一手那般,落下‘天元一子’,我现在想想还后怕。”
苏泽川和苏禹衡不语,只是一味的想着这位年轻人是如何有这魄力以及这等医学知识的储备量。
刘教授一行人例行早上的查房,顺便考一下几位新来的规培医生。
“苏老,今天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轻轻咳嗽一下看看。”
……
“嗯,不错,挺好的!”话落,刘教授的目光快速扫过身后的几名规培医生,“小王,你来说说看,像苏老这种情况,术后观察的重点是什么?别给我背教科书上那些空话,说点临床上最直接、最要命的!”
被点名的年轻医生小王一个激灵,紧张地推了推眼镜,结结巴巴地回答:“呃……刘教授,要……要观察生命体征,记录引流液的量和颜色,注意病人有没有再次出现呼吸困难……”
“废话!”刘教授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这些是护士干的活!我问的是你,作为医生,你要看什么?!”
小王瞬间面红耳赤,低下了头。
刘教授冷哼一声,不再看他,而是用手指点了点那个透明的引流瓶,声音不大,却像一记记重锤敲在每个规培医生的心上:
【再次说明:文中涉及的医学知识仅为小说情节所需,作者不懂,如有错误请指出,切勿模仿。如有任何身体不适,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第一,看瓶子!看这个水封瓶!水柱有没有随着呼吸在上下波动?这是‘生命之舞’!波动消失了,可能是肺完全复张好了,天大的好事!但也可能是管子被血块堵了或者打折了,下一秒就能要了病人的命!你分得清吗?!”
“第二,还是看瓶子!看水封瓶里还有没有气泡冒出来?咳嗽时才有,说明漏气很小,在愈合。持续不断地冒,说明漏气还很严重,甚至可能是支气管胸膜瘘!要是气泡突然没了,你也要第一时间想到是不是堵了!这直接决定了我们什么时候能拔管,什么时候需要二次干预!”
“第三,是摸病人!拿起你的手,沿着穿刺口周围给我摸!有没有捻发感?皮下气肿是加重了还是在吸收?这直接反应了我们引流是否通畅有效!”
“第四,才是听!拿起你的听诊器,去听患侧的呼吸音是不是在逐渐恢复!这才是肺部复张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你们一个个把听诊器当项链挂着,是觉得好看吗?!”
一连串的“灵魂拷问”,让那几个年轻医生头垂得更低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病房里的苏泽川和苏墨涵虽然听得一知半解,但也被刘教授这股严谨到极致的专业气场给震住了。
训完话,刘教授叹了口气,目光再次落在那根引流管上,心中却想起了那个素未谋面的少年。
他教给这些科班出身的精英们的,是建立在无数现代医疗设备之上的标准流程。可那个孩子在现场,没有听诊器,没有X光机,更没有CT,仅凭一双眼、一支笔,就在生死毫厘之间做出了最精准的判断和最果决的操作……
那才叫真正的“神乎其技”。
想到这里,他收回思绪,对苏泽川说:“苏先生放心,苏老恢复得很好,引流也通畅。再观察两天,如果情况乐观,就可以考虑拔管了。”
“好!好!谢谢刘教授!”
“没事,苏老,您多休息休息,如果可以的话多活动活动,尤其抬抬手臂,还有多咳嗽或者吹吹气球,我先去忙别的事情了,有问题找护士和住院医。”
“好的,谢谢刘教授!”苏墨涵说道。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文中涉及的医学知识仅为小说情节所需,作者不懂,如有错误请指出,切勿模仿。如有任何身体不适,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那位年轻神医,可一定要找到他,至少给人家道个谢。”苏家三人同时呢喃。
喜欢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