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明房间里的气氛,诡异得像是科幻电影的开场。
手机紧贴着他的耳朵,扩音器里传出周华国院士几乎要撕裂声带的咆哮;与此同时,V信的好友邀请通过后,视频通话请求像疯了一样弹出来,头像分别是陈景明、余德海、孟长功,以及严树隆和陈海峰的“二组”。
这画面,堪称龙国学术界春晚分会场。
陈启明深吸一口气,先对电话那头的周华国说:“周主任,冷静。大过年的,别把嗓子喊坏了。”
“我冷静不了!”周华国在那头来回踱步,背景音里满是伺服电机细微的嗡鸣和冷却系统的风声,显然他人就在那台DUV样机旁边。“我们冒着风险接通了电源,对光源系统进行了初步测试。数据……数据是假的吧?!193纳米ArF激光,功率输出稳定在60千瓦以上,能量抖动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一!而且……最离谱的是,光斑里几乎没有相干噪声(Speckle)!这违反了光学基本原理!你是怎么在提升功率的同时,还把相干性这个‘副作用’给抹掉的?!”
这是一个真正切中要害的问题。传统准分子激光器,功率越高,相干性越强,导致的光刻胶曝光不均问题就越严重,像蔡司和ASML也是花了数十年才勉强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学元件来削弱这个问题。
陈启明走到书桌前坐下,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讨论一道初中物理题。
“周主任,您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为什么一定要用‘一台’高功率激光器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
“传统方案,是‘大力出奇迹’,用一台主激光器,然后拼命在光路上做‘减法’,削弱相干性。”陈启明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我的方案,是做‘加法’。”
“什么意思?”周华国的呼吸都停滞了。
“光源的核心,不是一台激光器,而是一个由1024个微型半导体激光器组成的相控阵列。每一个单元输出的功率不高,但通过一个我称之为‘随机相位扰动算法’的程序进行超高频独立调制,它们发出的光束在最终汇聚点上,能量可以完美叠加,但相位却实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完全随机和均匀。”
“所以,您看到的光斑,本质上是1024束低功率、低相干性的光,在飞秒级的时间尺度内,以一种‘暴力涂抹’的方式叠加而成的。它从源头上就不是一束高相干性的光。因此,根本不需要复杂的退相干系统,也就没有了能量损失和不稳定性。”
电话那头,死寂了整整十秒。
随后,是周华国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像是要把整个无尘车间的空气都吸干。
“相控阵……随机相位……用算法来控制光本身……”他喃喃自语,世界观受到了剧烈的冲击,“我们还在研究怎么打磨镜片,你……你直接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做‘光’……”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陈启明笑了笑,“更具体的算法和硬件架构,图纸里都有。以华清的工程能力,理解并复现它只是时间问题。您先过年,开学了我们再细聊。”
挂断电话,他看了一眼屏幕上那一排焦急的视频请求,无奈地叹了口气,干脆发起了一个多人视频会议。
下一秒,五张国宝级学者的脸,同时出现在屏幕上,挤成了一个九宫格。
背景各不相同,有书房、有客厅、甚至有灯火通明的实验室,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却出奇地一致,震撼、狂热,以及三分见鬼了似的难以置信。
“陈启明同学!”Peking大学的陈景明院士第一个抢过话头,他指着屏幕,花白的头发有些凌乱,“你的那个引理!那个‘正则化算子序列’!它就像一座凭空出现的神之桥,直接跨越了我们所有人面前的深渊!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构造的?这不合逻辑!”
“陈教授,”陈启明耐心地解释道,“逻辑本身没有错,或许只是我们看待问题的维度太低了。……”
陈景明院士愣住了,浑浊的眼眸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老教授激动得满脸通红,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小子!别扯那些玄的!”龙科大的余德海院士是个暴脾气,他指着自己的电脑屏幕,上面正是那个手性硼自由基的分子结构图。“你这份数据,产率95%,光学纯度99%ee,完美得像是P出来的!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已经做过实验了?!”
是的,做过了。”陈启明回答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
“什么?!”余德海猛地一拍桌子,“不可能!这么复杂的分子,从合成到测试,没有几个月下不来!你……”
“余院士,”陈启明打断了他,语气依旧平静,“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概率”,但当你的催化剂设计得足够‘霸道’,它就能把无数种可能性,强行扭转到唯一正确的道路上。我的设计,就是把这种‘霸道’做到了极致。所以实验过程非常顺利,数据自然也很好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