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帝的雷霆手段,如同北地寒风,瞬间涤荡了朝堂之上弥漫的阴霾。上官婉儿一党的失势,使得诸多原本摇摆观望的官员迅速理清了方向,奏章议事愈发谨小慎微,紫宸殿内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平静。然而,这平静之下,是更深的敬畏与潜伏的暗流。
陆昭深知,这远非终点。他依旧每夜登台观星,不敢有丝毫松懈。“荧惑守心”之局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帝国上空,其凶险并未因朝堂清洗而减弱分毫。他需要更确切的指引,更需要找到化解这场危机的关键。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幅融合了坐标星图与烽燧图案的秘图。连日推演,他隐约感觉,那指向“鬼漠”的星图轨迹,似乎并非静止,而是在极其缓慢地移动、变化,仿佛在昭示着某种动态的进程或……某个移动的目标?
与此同时,城西温泉别宫传来密报,沈青桐察觉到监视似乎有所减弱,但那种源自别宫本身的隐秘窥探感却并未消失,反而在某些特定时辰(如子时、午时)变得更为清晰。她凭借自身对能量流动的敏感,大致判断出那窥探的源头,似乎指向别宫地下深处。
陆昭将这条信息与星图变化联系起来,心中疑窦更深。这窥探,与那移动的星图轨迹,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难道这别宫之下,也隐藏着与“异世”相关的秘密?上官婉儿将青桐安置于此,是歪打正着,还是早有图谋?
他意识到,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主动出击,探寻别宫之秘,这或许能为了解那异世威胁提供新的线索。
然而,就在陆羽暗中筹划,准备利用异闻司的隐秘力量调查别宫时,一道来自朔方军镇的正式军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入了京城,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军报并非关于明心与灵生,而是边关主帅奏报:近日,北境多处烽燧观察到草原深处异动频繁,有大规模部落集结迹象,且其行军路线飘忽不定,不似寻常劫掠,反倒像是在……寻找什么?更令人不安的是,斥候回报,在这些部落队伍中,多次发现身着黑袍、行踪诡秘之人,其装扮与之前发现的“拜火教”教徒极为相似!
军报最后提及,已加派游骑搜寻两位陆公子下落,但目前仍无确切消息。
这份军报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突厥异动本就敏感,如今又牵扯到神秘教派,且可能与两位钦天监官员子徒的失踪有关,事情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武皇帝当朝下令,命朔方、河东等镇军加强戒备,密切监视草原动向,并设法查清那“拜火教”的底细。同时,她看向陆昭:“陆爱卿,天象于此,可有所示?”
陆昭出列,心中已然将边关军情与星图变化迅速关联。他沉声道:“陛下,臣近日观测,那荧惑守心之局,其煞气所指,除帝星本身外,亦有部分倾泻向北境星野,正与军报所言异动相合。且臣发现,北境某处星域轨迹似有异常流动之象,或与敌军动向乃至……那拜火教所寻之物有关。臣恳请陛下,准臣借助边关观测数据,进一步推演,或能预判敌踪,寻得克敌之机,亦可能……找到两个孩子的一线生机。”
他没有提及具体的“坐标”星图,只以星域轨迹异常为说辞,既符合他钦天监的职责,又为自己接下来的行动争取了名分和资源。
武皇帝略一沉吟,便准奏:“朕准了。朔方、河东等地观测记录,你可调用。一有发现,即刻密奏!”
“臣,领旨!”
退朝后,陆昭心中稍定。他成功地将朝廷的注意力部分引向了北境星象与那拜火教,为自己暗中调查别宫和推演星图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然而,他并未注意到,在退朝的人流中,一位刚刚接替上官婉儿部分职权、面容儒雅却眼神阴鸷的年轻官员,正若有所思地看着他的背影。此人名为李涵,乃是李唐宗室远支,素以精明干练着称,此次被武皇帝提拔,用以制衡各方势力。他嘴角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低声对身旁随从吩咐了几句。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朝堂的漩涡,从未真正平息。陆昭在利用星象引导朝局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了他人棋局中的目标。而远在鬼漠的明心与灵生,他们所面临的,将是远比朝堂斗争更加直接、更加残酷的生死考验。
---
下章预告:
陆昭借助异闻司的隐秘力量,开始调查温泉别宫地下可能存在的秘密,竟发现了一条通往深处的废弃密道!而沈青桐在别宫内,也凭借自身感应,找到了那窥探源头的具体方位。
喜欢我以祝由镇百邪!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我以祝由镇百邪!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