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晨雾尚未散尽,长浏地铁站已迎来早高峰的汹涌人潮。林晓梦站在三号通道的X光机后,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比上周明显好转。周末的专项学习和训练让她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那些曾经模糊难辨的图像如今在她眼中逐渐呈现出清晰的规律。
“请将随身物品放入安检机。”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得的自信,这是知识带来的底气。
传送带匀速运转,包裹一个接一个地通过。晓梦的目光在屏幕和乘客之间快速切换,大脑像一台经过升级的计算机,处理着源源不断的图像信息。她注意到自己识别违禁品的速度和准确率都有了明显提升,这种进步让她感到些许欣慰。
上午九点左右,一位大妈引起了晓梦的注意。她约莫六十岁年纪,穿着朴素的棉袄,手中紧紧抱着一个超大号的保温瓶,那容量看起来至少有三升。大妈的步伐缓慢而沉重,脸上带着病态的苍白。
“阿姨,请将保温瓶放入安检机。”晓梦礼貌地提醒。
大妈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把保温瓶抱得更紧:“这里面是热水,不能过机器吧?”
“所有物品都需要通过安检机检查。”晓梦保持微笑,“您放心,X光不会影响水质。”
大妈犹豫着将保温瓶放入传送带,眼神中满是担忧。当保温瓶通过X光机时,晓梦清楚地看到屏幕上显现出液体的轮廓——容量明显超过了2000ml的限制。
“抱歉,阿姨,”晓梦尽量让语气温和,“这个保温瓶的容量超标了,不能带进地铁。”
大妈的脸色顿时变了:“为什么?我就是带点热水去医院看病。”
“地铁规定,单个容器容量不能超过2000ml。”晓梦耐心解释,“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万一热水洒了,可能会烫伤其他乘客。”
“不会洒的!你看我盖得多紧!”大妈急切地拧开瓶盖又迅速拧上,“我得了胃病,医生嘱咐必须喝温水。医院的水要么太烫要么太凉,我只能从家里带。”
晓梦的心被触动了。她看着大妈因病而憔悴的面容,想起自己远在老家的母亲,语气不由得软了下来:“阿姨,我理解您的难处。但规定就是规定,为了大家的安全...”
“安全?”大妈的声音突然哽咽了,“我一个老太婆,能有什么危险?我就是想喝口温水,怎么就这么难?”
后面等待安检的乘客开始骚动: “让她过吧,多大点事!” “就是,一个保温瓶能有什么危险?” “快点啊,都堵着呢!”
晓梦感到左右为难。一方面,规定明确容量限制;另一方面,大妈的情况确实特殊。她想起李警官的培训:“安全底线必须坚守”;但也想起张磊的话:“规则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阿姨,您看这样行不行?”晓梦想出个折中的办法,“您可以把热水倒进几个小瓶子里,每个不超过2000ml。或者...”
“我倒哪里去啊?”大妈几乎要哭出来,“我这是特制的保温瓶,医生说要保持恒温。分装就不管用了!”
就在这时,大妈的手机响了。她接起电话,声音带着哭腔:“喂?医生啊...我在地铁站,他们不让我带热水...我知道要准时,可是...”
晓梦听到电话那头隐约传来催促的声音:“李阿姨,您得准时来做胃镜,否则要重新预约了。”
大妈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我为了这个检查,排了三个月的队啊...今天要是做不成,又得等好久...”
这个场景让晓梦心如刀绞。她看着大妈绝望的表情,想起自己外婆当年看病的不易,一种强烈的共情油然而生。
“阿姨,您稍等。”晓梦迅速做出决定,“我请示一下班长。”
王班长闻声赶来,了解情况后也皱起了眉头。她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大妈焦急的表情,最终想出一个办法:“这样吧阿姨,我们提供几个标准容量的保温杯,您把热水分装一下。虽然不能完全保持恒温,但总比没有强。”
大妈犹豫了一下,最终点点头:“那...那好吧,谢谢你们。”
晓梦立即找来几个站内备用的保温杯,帮大妈仔细分装热水。在这个过程中,她了解到大妈姓李,独自居住,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今天是要去做胃镜检查,因为胃病严重,只能喝温水。
“姑娘,谢谢你。”李大妈分装好后,擦擦眼泪,“刚才我态度不好,你别往心里去。主要是这个病折磨人,我又是一个人...”
晓梦的心被触动了:“阿姨,您一个人去医院吗?需要帮忙吗?”
李大妈摇摇头:“不用不用,你们忙。就是...就是下次我来看病,能不能还带这个保温瓶?”
这个问题让晓梦陷入两难。她不忍心拒绝,但又不能破坏规定。
王班长接过话:“阿姨,这样吧。您下次来之前,可以先打电话到服务站预约。特殊情况我们可以特殊处理,但需要提前报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安检日记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安检日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