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的藏书阁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泛黄的卷宗上,浮尘在光柱里缓缓浮动。萧烬鸿指尖按着一本封皮破损的卷宗,封面上“户部尚书沈知远通敌叛国案”几个字早已褪色,却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压抑。
“大人,这案子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当年先帝亲判满门抄斩,卷宗里的证据链看似完整,要翻案恐怕难如登天。”苏慕言站在一旁,手里捧着整理好的辅助卷宗,语气里满是担忧。他昨夜跟着萧烬鸿翻了半宿旧档,清楚这桩旧案牵扯甚广,当年参与审理的官员如今大多身居高位,贸然重启定会触动诸多势力。
萧烬鸿抬眸,眼底满是坚定:“证据链完整?你看这里。”她指着卷宗里的供词页,“沈知远的认罪供词字迹潦草,与他平日奏折里的笔锋截然不同,且关键的通敌信件只有复印件,原件早已不知所踪,这怎么能算完整?”
她顿了顿,又翻到卷宗末尾的证人名单:“当年唯一的证人是沈知远的下属,结案后便辞官归隐,从此杳无音讯,这未免太过蹊跷。依我看,这桩案子根本就是栽赃陷害,沈知远大概率是含冤而死。”
一旁的沈清辞闻言,指尖微微颤抖。他虽体弱,却也知晓沈家当年曾与沈知远一族有过交情,只是案发后沈家为避祸,刻意断了联系。“大人,沈尚书当年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当年他被判通敌,民间便有诸多流言,只是无人敢深究。”他轻声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惋惜。
萧烬鸿看向沈清辞:“正因如此,这案子才必须重审。若真为冤案,便要还沈知远一族清白,揪出当年陷害他的元凶;若证据确凿,也能堵住民间流言,稳固朝堂民心。”
话音刚落,藏书阁的门被推开,林舟快步走了进来,神色凝重:“大人,出事了。我们刚放出要重审沈知远旧案的风声,御史台就联名上折弹劾,说大人‘擅翻先帝旧案,不敬先祖,扰乱朝堂秩序’,连几位先帝时期的元老都出面施压,要求女皇驳回重审申请。”
“果然来了。”萧烬鸿冷笑一声,并不意外。这桩旧案牵扯到的势力太多,那些当年参与陷害沈知远的人,绝不会坐视她翻案。“女皇那边怎么说?”
“女皇召您即刻入宫议事,看意思是既不想拂了元老的面子,又不愿驳回您的申请,正左右为难。”林舟回道。
萧烬鸿起身整理了一下官服:“走,去宫里看看。我倒要看看,这些人能拿出什么理由阻止我查案。”
苏慕言连忙跟上:“大人,我跟您一起去,若需梳理卷宗证据,我也好帮忙。”
沈清辞也想随行,却被萧烬鸿按住肩膀:“你身子弱,留在大理寺帮我整理沈知远当年的人际关系网,或许能找到线索。放心,我自有分寸。”
沈清辞点头,眼底满是担忧:“大人万事小心。”
萧烬鸿带着苏慕言、林舟前往皇宫,刚到太极殿外,就听到殿内传来激烈的争执声。推门而入,只见几位白发苍苍的元老正围着女皇据理力争,语气强硬。
“陛下,沈知远通敌叛国案是先帝亲判,证据确凿,如今萧侍郎要重审,便是质疑先帝的决断,此风不可长啊!”为首的李元老拄着拐杖,语气沉重。
“是啊陛下,当年参与审理此案的官员皆是忠臣,萧侍郎仅凭几分猜测就贸然翻案,恐会寒了百官的心!”另一位张元老附和道。
女皇坐在龙椅上,脸色有些难看,见萧烬鸿进来,连忙开口:“烬鸿来了,你说说,为何一定要重审沈知远旧案?”
萧烬鸿走上前,躬身行礼后抬眸:“陛下,臣并非质疑先帝决断,而是此案疑点重重。其一,沈知远的认罪供词字迹不符,疑似伪造;其二,通敌信件无原件,无法核实真伪;其三,唯一证人结案后离奇失踪,去向不明。如此多的疑点,若不查清,恐会留下隐患,也辜负了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一派胡言!”李元老怒喝,“当年卷宗皆是经过层层审核,怎会有疑点?萧侍郎分明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故意挑事!”
“李元老此言差矣。”萧烬鸿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凌厉,“臣身为刑部侍郎,职责便是查清冤案,还世间公道,何来挑事之说?若李元老坚信此案无错,为何惧怕重审?难道是怕查出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你!”李元老被怼得说不出话,脸色铁青。
张元老见状,连忙打圆场:“萧侍郎莫要冲动,李元老也是为了朝堂稳定。沈知远案已过去二十年,相关证人大多离世,就算重审也难以查清,何必白费力气?”
“证人并未全部离世。”萧烬鸿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臣昨夜翻查旧档,发现沈知远当年的管家并未死于抄斩,而是趁乱逃脱,至今下落不明。只要找到这位管家,或许就能查清真相。”
女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哦?竟有此事?若能找到管家,倒确实可以重审此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女刑穿女尊:少卿携夫破奇案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女刑穿女尊:少卿携夫破奇案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