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寒风卷着细雨掠过老巷,工作室里的气氛如同这天气般沉闷。张琪拿着一份市场调研报告,眉头紧锁地走进来:“孙姐,不好了!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批低价竹编产品,款式和咱们联盟的很相似,但价格比咱们低了三成,好多客户都被抢走了。”
孙晓接过报告,手指在数据上划过,脸色渐渐凝重:“我看看……这些低价产品主要来自一些小作坊,他们用劣质竹材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以低价抢占市场。”
陈屿放下手里的订单,叹了口气:“咱们联盟的产品质量有保障,但成本也相对较高,现在遇到这种低价竞争,订单量已经下降了不少,几家成员工坊都开始着急了。”
“这可不行!”王爷爷猛地放下茶杯,声音有些激动,“用劣质材料做产品,不仅砸了他们自己的招牌,还影响了整个竹编行业的声誉!”
苏晴皱着眉说:“这些小作坊只追求短期利益,根本不顾及行业长远发展。咱们得想办法应对,不能让他们毁了咱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市场。”
孙晓沉思片刻,说道:“大家先别慌。低价竞争虽然来势汹汹,但也暴露了他们的短板——质量差、没有品牌内涵。咱们不能陷入价格战,要走品牌升级和差异化竞争的路子。”
“品牌升级?具体该怎么做呢?”周阳问道。
“首先,咱们要强化联盟的品牌形象,突出‘匠心品质’和‘非遗传承’的核心价值。”孙晓条理清晰地说,“其次,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出具有独特设计和文化内涵的产品,与低价产品形成差异化。最后,拓展高端市场渠道,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王爷爷点点头:“这个思路好!咱们的手艺是祖宗传下来的,每一件产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这是那些小作坊比不了的。”
接下来,团队立刻行动起来。苏晴和李然牵头成立了产品创新小组,深入挖掘竹编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审美和生活需求,设计新的产品系列。
“咱们可以推出‘非遗大师系列’,邀请联盟里的老艺人亲自设计和制作限量版产品,突出技艺的精湛和稀缺性。”苏晴在设计研讨会上提出想法。
李然补充道:“还可以开发‘竹编生活美学系列’,把竹编与家居装饰、茶道、香道等结合起来,打造高端、雅致的产品形象。”
经过半个月的打磨,第一批新品设计方案出炉了。“非遗大师系列”包括王爷爷设计的竹编屏风和李师傅制作的竹编花瓶,每一件都堪称艺术品;“竹编生活美学系列”则有竹编茶席、香插、灯饰等产品,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在品牌宣传方面,周阳策划了“匠心守护·非遗传承”主题活动。他带着相机走访联盟的各个工坊,拍摄老艺人的编织过程和新品的制作细节,制作成系列纪录片在各大平台发布。
纪录片中,王爷爷布满老茧的双手灵活地穿梭在竹丝之间,神情专注而虔诚;李师傅精心打磨着竹编花瓶的细节,力求完美。这些画面打动了无数网友,大家纷纷留言:“这才是真正的匠心之作,值得珍藏!”“支持正版非遗产品,抵制劣质低价货!”
与此同时,孙晓带领团队拓展高端市场渠道。他们参加了国内外的大型文创展会,与高端家居品牌、精品酒店建立合作关系。在一次国际文创展上,老巷竹编的“非遗大师系列”竹编屏风引起了一位国际知名设计师的关注。
“这款屏风的设计太惊艳了,将传统竹编技艺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我想把它推荐给我的客户。”设计师握着孙晓的手,兴奋地说。
孙晓高兴地说:“非常感谢您的认可!我们愿意为您的客户提供定制服务,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设计。”
展会结束后,对方下了二十件竹编屏风的订单,每一件的价格都远超普通产品。这个订单让联盟的成员们看到了高端市场的潜力,信心大增。
然而,在新品生产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挑战。“非遗大师系列”的竹编屏风工艺复杂,对竹材的要求极高,普通竹材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孙姐,符合要求的老竹材越来越难找到了,价格也涨了不少。”负责采购的陈屿有些担忧地说。
王爷爷说道:“老竹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是制作高端产品的最佳选择。咱们可以和周边的竹林种植户合作,建立专属的竹材培育基地,从源头把控竹材质量。”
孙晓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好!陈屿,你负责联系竹林种植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指导他们科学种植和养护竹子;同时,建立竹材储备库,确保高端产品的生产需求。”
经过一番努力,联盟终于建立了两个专属竹材培育基地,解决了高端竹材供应不足的问题。老艺人手把手地指导工人们制作新品,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产品质量。
两个月后,“非遗大师系列”和“竹编生活美学系列”正式上市。联盟在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场举办了新品发布会,邀请了媒体记者、设计师和高端客户参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