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换的谈判落定,静室内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炭火噼啪,新沏的茶汤氤氲着热气,驱散了先前那无形却凛冽的博弈寒意。然而,无论是陆炎还是周瑜都清楚,图纸与工匠的交换,只是将两家势力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的第一步。如何将这种捆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共同利益与军事协同,才是巩固联盟,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的关键。
鲁肃适时地为双方续上热茶,微笑着开口道:“主公,公瑾都督,技术互通,犹如为两家联盟铸就了坚船利炮。然,利器在手,还需有合力御敌之策,方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如今曹军北线虽暂缓攻势,然其觊觎江淮之心不死。我龙鳞与江东,唇齿相依,这淮水千里,既是天堑,亦应是通途,更当成为我等共御外侮之战场。”
周瑜颔首,他明白鲁肃这是在引出更深层次的军事合作议题,而这,也正是他此行,在亲眼见证了龙鳞城的实力与潜力后,所希望推动的。“子敬所言极是。淮水连贯中原与江东,其下游控扼通道,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昔日曹操若得淮水制权,则可顺流直逼江东;反之,若你我两家能携手掌控淮水,则北可威胁曹操腹地,西可屏护荆州侧翼,东可保我江东门户无虞。只是……”他话语微顿,目光扫向陆炎,“这淮水之利,如何共享?这联合作战,如何协调?却需有个明确的章程。”
陆炎放下茶盏,知道图穷匕见的时刻到了。他早已与庞统、鲁肃商议多时,此刻便从容不迫地抛出了己方的构想:“公瑾兄,子敬,我意,龙鳞与江东,可共建一‘联合水营’,驻于淮水下游,龙鳞城与广陵之间水域。”
“联合水营?”周瑜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愿闻其详。”
“此水营,非简单合兵一处。”陆炎解释道,“其战船,由两家按比例提供。初期,我龙鳞可出新建之淮泗营战船三十艘,江东出主力楼船五艘,艨艟、斗舰二十艘,共同组成联合舰队。其兵员,亦由两家选派精锐水卒组成,混编操练,统一号令。”
庞统接口补充,语气带着军师特有的缜密:“指挥权乃关键。我提议,设正、副都督各一员,正都督由江东委派,副都督由龙鳞城委派。日常操练、巡逻、小型冲突,由正副都督协商决断。若遇大规模战事,或涉及重大战略行动,则需分别呈报吴侯与我家主公,共同裁定。如此,既可保证指挥效率,亦不失两家主权。”
这个方案,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给予江东正都督之位,既是对其水战优势的尊重,也是一种安抚和让步;而龙鳞城掌握副都督及最终的共同裁定权,则确保了自身在联盟中的独立性与话语权,不至于完全沦为附庸。
周瑜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这个指挥架构,虽有掣肘,但在他看来,已是目前情况下所能达成的相对公平且可行的方案。江东掌握了日常主导权,而龙鳞城保留了关键时刻的否决权,双方都能接受。
“可。”周瑜最终点头,“指挥架构,便依文韬兄与士元先生之议。那么,这联合水营,首要任务为何?其耗费粮饷、打造维修船只之资,以及未来若有所获,又当如何分配?”
这才是利益的核心所在。鲁肃早已备好预案,从容应道:“公瑾都督,联合水营之首要职责,乃清剿淮水下游水匪、曹军残余水师,彻底掌控淮水下游至入海口之制水权。确保两家商贸水道畅通无阻,并构筑起一道水上防线,使曹军不能再借淮水威胁你我后方。”
“至于粮饷、维修等一应开销,”鲁肃继续道,“可按双方派出之战船数量、兵员多寡,比例分摊。初步核算,江东约承担六成,龙鳞承担四成,日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周瑜对此没有异议,江东出的船更大更好,兵员可能也更精于水战,承担多一些开销理所应当。
“最后,便是这战利品分配。”鲁肃语气平稳,却字字清晰,“凡联合水营独立作战所获,无论缴获之船只、兵器、钱财,抑或攻占之土地、缴获之粮草,皆按‘三三四’之例分配。”
“三三四?”周瑜挑眉。
“正是。”鲁肃解释道,“三成,归擒获或攻占之具体部队及其将士,以资奖赏,激励士气。三成,归龙鳞城。四成,归江东。”
这个分配方案,再次体现了龙鳞城在细节上的精明。给予将士三成重赏,能极大提升联合水营的战斗力与积极性。而龙鳞城虽然只拿三成,少于江东的四成,看似让步,实则考虑到江东在联合水营中初期投入更大,且龙鳞城还能通过控制淮水航道获得巨大的间接商业利益,这已是极为划算的交易。更重要的是,这确保了龙鳞城在共同行动中,能实实在在地分到一杯羹,而非空忙一场。
周瑜心中飞快计算。江东拿大头,且掌握了正都督的日常指挥权,面子里子都算有了。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副使,见其微微点头,便知这个分配比例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