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的战事尘埃落定,善后事宜有条不紊。山越叛军在失去潘临这个核心后,余部或降或逃,已难成气候。江东军开始在荆南三郡重新建立秩序,恢复生产。而龙鳞援军,也到了该凯旋归建的时刻。
在长沙郡临时设立的江东军大营内,气氛却有些微妙。连日来的并肩作战,尤其是黑云岭那惊心动魄的一夜,让龙鳞与江东两军士卒之间,少了许多隔阂,多了几分袍泽之情。但在这融洽的表面之下,一股潜流正在主要当事人凌统的心中汹涌激荡。
中军帐内,凌统独自一人,对着摇曳的烛火,面前摊开的是一封写了一半,墨迹已干的信笺。这是他准备呈送给吴侯孙权的密信,内容关乎他的未来,也关乎江东与龙鳞城关系的微妙走向。
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反复回放着与陆炎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
初见面时,自己对这位北方盟友的审视与质疑;校场操演时,面对龙鳞军严整军容与奇特练兵法时的震撼;制定作战计划时,对那“迂回斩首”天方夜谭般构想的不以为然;以及最后,在那火光冲天、杀声四起的黑云岭山谷,亲眼目睹陆炎如神兵天降,一招格杀潘临,其麾下“夜不收”展现出那堪称恐怖的战斗效能时,内心山呼海啸般的冲击与……折服。
那种感觉,并非简单的钦佩,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绝对强者、对一种全新战争理念的向往与认同。在陆炎身上,他看到了超越年龄的沉稳,看到了不拘一格的谋略,看到了身先士卒的武勇,更看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足以让英雄豪杰甘心效死的人格魅力。
相比之下,江东内部呢?虽有吴侯雄主,周都督雅量,但派系倾轧,老臣持重保守,掣肘颇多。自己虽受信重,但总感觉有一层无形的隔膜,难以尽情施展抱负。
“陆将军……”凌统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他知道,自己此刻的念头,在任何意义上都堪称“大逆不道”。背离故主,转投他营,是为不忠;辜负吴侯信重,是为不义。
然而,另一个声音在他心中呐喊: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陆文韬非常之人,龙鳞城乃新兴之地,朝气蓬勃,正是一片可以纵情驰骋、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留在江东,或许可以安稳度日,但追随陆炎,或许能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参与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格局!
这种矛盾与挣扎,让他夜不能寐。
就在这时,亲兵来报:“将军,周都督派来信使,有密信送至。”
凌统精神一振,连忙道:“快请!”
信使送入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凌统验看无误后,迫不及待地拆开。信是周瑜亲笔所书,内容却让他大吃一惊,心潮更是澎湃难抑。
周瑜在信中,先是充分肯定了凌统在此次平叛中的功绩与成长,随后笔锋一转,竟主动提及了凌统内心的“动摇”。周瑜以其洞悉人心的敏锐,写道:“……统儿心慕雄鹰,欲展翅高飞,此乃男儿壮志,瑜岂能不知?陆文韬,人中之龙,其势已成,不可复制。龙鳞与江东,盟好虽固,然未来世事难料。若统儿确有心追随明主,一展平生所学,瑜……可代为向吴侯陈情。”
信的最后,周瑜更是点明:“吴侯雄才大略,亦知非常之时,需有非常之举。若统儿入龙鳞,非为背弃,实为加深两家血肉联系之纽带。望统儿能成为连接江东与龙鳞之桥梁,亦让我江东之眼,能更近观龙鳞之虚实。”
看完信,凌统久久无言,心中却是豁然开朗!周瑜不仅看穿了他的心思,竟然……竟然默许了,甚至愿意促成!而吴侯那边,听周瑜的语气,显然也是知晓并默许此事的!
这其中的政治意味,凌统瞬间明了。一方面,孙权与周瑜确实看重与龙鳞城的联盟,愿意付出代价(包括一员有潜力的年轻将领)来加深捆绑;另一方面,也未尝没有借此将凌统作为一颗棋子,更深地嵌入龙鳞城内部,起到联络、观察乃至必要时施加影响的复杂目的。
然而,此刻的凌统,已经顾不上这其中的所有算计了。周瑜的信,如同在他摇摆不定的天平上,放下了最后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砝码。所有的道德负担瞬间减轻,前路变得清晰起来。
他不再犹豫,将那张写了一半的密信揉成一团,投入火盆。然后,他铺开新的绢帛,深吸一口气,笔走龙蛇,写下了一封致吴侯孙权的正式辞呈与荐书,言辞恳切,既表达了对孙氏知遇之恩的感激与不舍,也坦陈了自己渴望追随陆炎、在更广阔天地历练的志向,并恳请孙权成全。
写完这封信,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整理好甲胄,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出营帐,向着龙鳞军驻扎的区域走去。
陆炎正在帐中与赵虎、以及几位中队长总结此次山地作战的经验得失,听闻凌统来访,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刻让人请他进来。
“凌将军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陆炎见凌统神色严肃中带着一丝决然,示意他坐下说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