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她止住咳嗽:“本宫答应你们的条件。”
其实她身体快速垮下来的原因还有一个。
那就是这两天战事不利,她日夜都在考虑赵匡胤的条件,以致于内心郁结。
直到昨日收到宋军合围的消息,让她不得不答应赵匡胤的条件。
然而答应条件就代表丧权辱国。
她萧绰就是辽国的罪人。
可不答应,她和儿子耶律隆绪都会死在这里。
她本就年过五旬,身体大不如前。
双重打击之下,身体才会成现在这般模样。
赵匡胤戏谑道:“你是说你答应把燕云七州归还大宋,在边境开放互市。
并且每年向大宋进献岁币五十万两白银了?”
萧绰愕然起身:“何时又多了五十万的岁币?
之前不是只说割让燕云七州吗?!”
赵匡胤耸耸肩:“你也说了那是之前。
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
几日前你不答应,现在自然要涨价了。”
任小天看的是腹诽不已。
赵匡胤俨然是一副奸商的模样。
萧绰闻言再度咳嗽不止。
耶律隆绪赶忙搀扶母亲坐下,为她轻拍后背顺气。
半晌后萧绰堪堪恢复平静:“你们这些宋人好生狡猾!
明明已经谈好的条件,为何说变就变?!”
赵匡胤理所当然道:“若你那时同意,朕自然不会变。
可你不是拒绝了朕的条件吗?
现在是你们辽人上赶着找朕议和。
条件自然也要由着朕来开。”
萧绰气的直咬牙:“你就不怕本宫和你们拼到底吗?!”
赵匡胤冷哼道:“朕要是怕,今日就不会来了。
朕倒是想要知道,你们辽人是否还有再战之力!”
眼瞅着双方又要闹僵,任小天赶紧站出来说和。
“老赵,你这岁币可就过分了啊。
辽国不比大宋那般富裕,每年五十万两白银怕是拿不出来吧。”
萧绰松了口气。
总算还有个明事理的人。
岂料任小天继续说道:“我看不如这样,把岁币换成马匹如何?
每年辽国向大宋进贡良马一万匹。
这样双方各得其所,岂不更好?”
赵匡胤立刻乐得抚掌大笑:“朕准了。”
萧绰好悬一口老血喷出。
一万匹良马,还是每年?
你干脆现在就杀了本宫吧。
辽国的马匹数量的确是很多。
据史载辽国天祚帝初年时全国拥有一千万马匹。
即便现在辽国还未到顶峰,但总数也超百万。
可那是包括所有马匹在内的数字。
其中良马能有多少?大部分还不都是驽马?
本来辽国对大宋的优势就在于骑兵。
要是每年进献一万匹良马,那用不了几年大宋的骑兵就能反超辽国。
届时辽国才是真的没有翻身之地了。
任小天也是不知道萧绰心里在想什么。
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会说她纯粹是想多了。
如果自己这些人不介入的话,那大宋拿了这么多良马也没用。
照着赵恒软弱的性子,哪里会想着把这些战马都武装成骑兵?
任小天苦口婆心道:“你这几日也看见了吧?
大宋的战车根本不是你们骑兵可以抗衡的存在。
如果大宋再多造出几百上千辆战车,你们辽国可还能扛得住?
更何况战车并非是大宋拥有的唯一一样利器。
早晚骑兵都是要退出战场的。”
其实任小天这根本就是危言耸听。
首先坦克的产量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仅供给赵恒一个人。
再者就是坦克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
在油田大规模量产之前,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战斗力。
可任小天就是吃定了萧绰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内情。
所以才把话说的这么严重。
萧绰脸色变幻莫定。
坦克的威力是韩德让亲眼见证过的。
就连所向披靡的宫帐军都无法伤及分毫。
她也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打败坦克了。
但是每年一万匹良马也太多了些。
“你这个条件本宫不能答应。”
思虑片刻之后萧绰还是拒绝了。
任小天笑道:“你可是嫌数量太多?那咱们可以商量嘛。”
赵匡胤赶紧补充一句:“燕云七州可是朕的底线,绝对没得商量。”
萧绰把眼一瞪:“你以为本宫是你们宋人?
既然本宫答应了你,那就绝对不会食言。”
赵匡胤冷哼道:“但愿如此。”
谈判这种事向来都是拉锯战,不可能一会功夫就谈好。
双方唇枪舌战,围绕着议和的条件争的不可开交。
最终拟定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大宋放萧绰大军安全回归辽国;
辽国归还本次南下攻占的城池以及幽州、云州在内的七州土地;
双方各自释放战俘,保证战俘的生命安全(包括王继忠等在内的降臣);
辽国每年保证向大宋提供良马、种马共五千匹,大宋按照市价购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餐馆通古代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我的餐馆通古代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