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深处那金碧辉煌却又透着无尽寂寞的地方,可足浑氏也在欲望的泥沼之中苦苦挣扎。
她正值如狼似虎的年纪,体内的情欲如同被困在笼中的猛兽,不断地挣扎、咆哮,恰似“被困的小兽渴望自由”。
自慕容儁登上皇位以来,他的心思全被那如云的新入宫美女所占据,竟一次都未曾宠幸过可足浑氏。
她独守空闺,每一个漫长的夜晚都只能在冰冷的锦榻上辗转反侧,内心的寂寞如同潮水般一波一波地向她涌来,将她彻底淹没,真可谓“寂寞沙洲冷”。
当听闻慕容垂从慕容寺归来,可足浑氏那颗死寂的心瞬间被点燃了希望的火苗,仿若“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她精心谋划,秘密地安排了与慕容垂的会面。那一日,她特意穿上了一件薄如蝉翼的透明纱衣,那纱衣之下,若隐若现的酮体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宛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诱惑。她莲步轻移,眼神中满是炽热的渴望与妩媚的勾引,试图再次将慕容垂拉进自己的温柔陷阱,这手段颇有点“三十六计之美人计”的味道。
然而,在享受完这一切之后,慕容垂却一脸戏谑,眼中满是掌控一切的自信。
他嘴角上扬,露出一抹邪魅的笑,一步步朝着可足浑氏走去。
可足浑氏原本自信满满,此刻却被慕容垂的气势所震慑,心中不禁有些慌乱。
慕容垂靠近她,在她耳边轻声说道:“皇后,你这点小把戏,可奈何不了我。”
可足浑氏娇嗔道:“慕容垂,你莫要如此无情。”
慕容垂冷笑一声:“无情?是你先心怀不轨。”
说着,慕容垂伸手揽住可足浑氏的腰,可足浑氏以为慕容垂已被自己吸引,脸上刚露出欣喜之色,慕容垂却又冷冷地说:“皇后,别高兴得太早,这不过是我陪你玩玩罢了。”
可足浑氏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随着一次次的接触,可足浑氏发现自己逐渐被慕容垂掌控,沉迷在他的冲击之中,对他的话言听计从。
她心中又气又恼,却又无法摆脱慕容垂的影响,仿佛已被慕容垂深深征服。
慕容垂看着可足浑氏的样子,心中暗自得意:“哼,这女人,终究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然而,事后慕容垂内心却无比惆怅,他跪在父亲慕容皝的灵位前,失声痛哭,那哭声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委屈与无奈”。
慕容垂无法容忍眼前的燕国居然控制在那个无能的慕容儁和无耻的可足浑氏手里。
自己一身本领却无法在朝堂立足,无法为燕国建功立业。
想到这里,慕容垂决定出门去寻找《道德经》的线索,就像“一个迷失方向的人在寻找心灵的救赎”。
慕容垂的心情,跟现在的人,生活中稍微有点不如意,或者受到了自己上司的无理取闹,就去徒步318国道,去西藏洗涤心灵的道理是一样的。
此后,慕容垂化名“燕知香”行走于江湖。
由于他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武艺高超、智慧过人,因此江湖中很快就出现了很多关于“燕知香”征服无数武林美女的传说。
经过了九九八十一个座怡红院的心灵洗涤之后,慕容垂终于得知范阳有个神秘的悟道智者崔潜,此人平日言语之间似乎全是道家的智慧,看起来似乎了解《道德经》的去向。
于是,慕容垂便立刻动身前往寻找崔潜。其态度之坚决,仿佛是刚经过八十一难,看到西天灵山大雷音寺的唐三藏。
范阳之地风景如画,慕容垂一路走来,见识了不少风土人情,唯一可惜的是,此地没有繁华的城市,没有了洗涤心灵的怡红院,心灵得不到进一步升华。
慕容垂在途中还击退了一些小股匪盗,解救并心灵洗涤了几个山寨土匪的压寨夫人。
慕容垂内心感叹,为什么距离高人隐居之地越近,反而越会容易出现盗贼。
这难道是“吸引力法则”的反向操作?难道这些匪盗是想“近水楼台先得月”,从高人那里学点“绝世武功”,结果却跑偏了道,成了打劫的“山大王”?
先不管这些了,反正一路只要看见有土匪的山寨,就算别人不招惹自己,慕容垂也会主动去解救那些被困的山寨夫人,然后免不了互相一阵心灵洗涤。
慕容垂把本来很苦的一段朝圣路程,变成了自己仗剑天涯的风花雪月之路。
终于,历经这些“磨难”,慕容垂终于到达那处山谷,见到了崔潜的茅屋。
这位催潜历史上名气不大,但是有一位孙子,叫崔浩。正式日后帮助北魏皇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融入汉文化的着名宰相。
慕容垂表明来意,崔潜告诉他:“道就在你的心中。老子说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并非远在经卷文字之中,也不在远方的藏匿之处,而在你的内心。心为天地,性为万物。若心能静、能明、能容,道德自然显现,如同平静的水面映出明月,清晰可见,无需向外寻求。心若有道,行事皆合道;心若无道,即便寻遍世间万卷经书,也如同盲人摸象,难以领会真谛。”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慕容垂对道有了新的认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