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温顺如春水的眼眸,此刻泛起淡淡的赤红——并非被邪力附身,而是灵体因核心灵粮被夺而激发的“护食本能”。
这种本能在灵物成长过程中极为常见,是灵体对自身所需能量的自然守护,如同幼苗守护汲取的雨露,纯粹而不含恶意,每一丝赤红中都只蕴含着“守护”的意念,无半分凶狠,反倒透着几分孩童护持心爱之物的纯粹。
它四蹄踏地,每一步都带着与九重山顶地脉共振的厚重力道。
地面的金色灵脉纹路如同被唤醒的星辰,在墨色石面上流转闪烁,纹路中的光点并非随机亮起,而是随着它的步伐依次激活,形成一道“光轨”,仿佛在呼应它的情绪波动。
朝着老山羊奔去时,它的身形虽仅有寻常家猪的三分之一大小,却透着一股能撼动山石的气势——肩背微微弓起,肌肉线条在白光下隐约可见,并非狰狞的块状,而是流畅的流线型,尽显灵物的灵动; 周身的白光凝聚成一道半透明的护罩,护罩表面泛着细密的“水波纹路”,这是柔和灵息特有的防御形态,如同天然形成的防御符文,能缓冲外界冲击。
它宛若一头觉醒了地脉之力的灵犀,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精准落在灵脉节点上,脚掌与地面接触时,还会泛起一圈淡淡的白光,将地脉灵息短暂吸附,如同给灵体“充电”,为后续互动储备能量,而非失控乱撞的疯兽。
老山羊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清晰倒映出小白猪的身影,瞳孔微微收缩,显然已通过灵息波动读懂小白猪的意图。
它没有丝毫慌乱,四肢微微下蹲,调整重心后,将剩余的心神食粮连同藤篮朝着二狗子抛去——藤篮在空中划过一道柔和的弧线,泛着的淡金光晕与心神食粮的莹白光芒相互映衬,如同一件精心设计的灵具。
篮身由“十分心藤”编织而成,藤条间的缝隙恰好能卡住灵粮,每一粒灵粮在篮中都保持着稳定,没有半分洒落,可见老山羊抛投时对力道的精准把控。
抛完藤篮,老山羊转身便朝着山顶另一侧奔逃,并非狼狈逃窜,而是有意引导小白猪远离灵脉核心区——那里是四方守护阵的关键节点,阵眼处的灵脉能量最为浓郁,灵息流动速度是其他区域的三倍,若争斗波及,恐导致阵形灵息紊乱,影响祖地防御,这份对大局的考量,尽显地脉灵物的沉稳特质。
奔跑间,老山羊周身的羊皮微微扬起,泛着的金光与地面灵脉纹路相互感应,羊皮边缘的金色纹路如同活过来一般,与地面灵脉形成无形的牵引——每一根纹路都如同细小的绳索,通过灵息联结拉动着老山羊的身体向前疾驰,让它的奔跑速度比平日快了三成。
它的四肢肌肉紧绷,蹄子落在地面时轻盈而有力,蹄尖泛着淡淡的金光,能减少与地面的摩擦,每一步都踩在灵脉流转的间隙,最大限度减少灵息消耗。
只是方才吞食的心神食粮过于精纯,蕴含的地脉灵息远超它平日的吸收量,灵息在体内流转时如同湍急的溪流,冲击着灵脉通道,略有滞涩,未能及时调动灵力浮空,这才给了小白猪追赶的机会。
即便如此,老山羊仍在奔跑中调整呼吸,试图通过“吐纳术”加速灵息消化,可见其灵体掌控力的娴熟。
不过十丈距离,小白猪便追上老山羊。
它并未选择凶狠撞击,而是前蹄轻轻一扑,蹄尖萦绕着细微的白色灵流——灵流呈“丝状”,如同细密的春雨,带着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道,将老山羊按在石面上。
那灵流落在老山羊身上时,更像是在“梳理”而非撕扯,灵流顺着老山羊的毛发缝隙渗入,帮助它梳理体内紊乱的灵息,堪称一种“温和的约束”。
老山羊身上的羊皮本就因灵息波动而松动,被小白猪蹄尖的灵流一碰,便如同落叶般缓缓滑落,过程轻柔,没有半分拉扯,羊皮落地时还泛着淡淡的金光,与地面灵脉纹路产生共鸣,可见其并非普通皮毛,而是与老山羊共生的“灵具”。
露出的躯体覆盖着细密银毛,银毛并非杂乱生长,而是按照地脉纹路的走向排列,形成一道微型的地脉图谱——从脖颈延伸至脊背,再到四肢,每一处银毛的走向都与忧乐沟的地脉主干、分支完全吻合,堪称大地脉络的微缩投影。
每一根银毛的根部都泛着淡淡的金光,如同镶嵌在毛发中的细小星辰,光点的亮度与地脉灵息的浓度成正比。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水不暖月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