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的治疗,成了沈聿怀日常工作中一条沉静而充满力量的支流。他不再仅仅依赖教科书上的技术,而是将温念初带给他的、关于“感受”与“信任”的体悟,融入了每一次与乐乐的接触中。他带来更多无害的小物件——光滑的雨花石,会随风轻响的贝壳风铃,甚至是一小盆和温念初家里同款的、生机勃勃的绿萝幼苗。他创造安全的距离,让乐乐自己去观察,去试探,去感受那些非威胁性的、带着自然生命力的存在。
进展缓慢,却如同春冰化水,悄然而坚定。乐乐开始会用目光追随那只被沈聿怀命名为“小胖”的企鹅摆件,会在无人注意时,极其快速地摸一下被阳光晒暖的石头,然后在沈聿怀看过来时,又立刻缩回手,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
沈聿怀从不点破,只是在他每一次微小的尝试后,给予一个更加平和、更加包容的环境。他仿佛在乐乐的沉默与试探中,看到了当年那个被困住的自己,正被一种更加成熟和充满爱意的力量,一点点地从黑暗里牵引出来。治疗乐乐的过程,无形中也成了他对自己过往最深层创伤的一次最彻底的清洗与缝合。
与此同时,温念初的“城市温度”首次个人摄影展筹备,进入了最后如火如荼的冲刺阶段。艺术中心的展厅里,她、苏苏、老陈和布展团队忙得脚不沾地。作品输出、装裱、上墙、灯光调试……每一个环节她都亲自盯场。
沈聿怀在忙碌的诊疗和学术工作之余,总会抽时间过来。他不插手具体的艺术决策,只是安静地坐在角落,有时处理自己的工作邮件,有时就只是看着她。
他看着她和灯光师据理力争,只为某一幅作品能呈现出最动人的光影效果;看着她因为一幅作品悬挂的细微角度偏差,爬上爬下地反复调整,额发被汗水黏在额角也浑然不觉;看着她与老陈激烈讨论展览动线时,眼中闪烁着的、不容置疑的执着与热情。
这样的她,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和专业的魅力,与那个在他怀里撒娇、会因为一个而开心的女孩判若两人,却又奇异地和谐统一。他心底那片曾经只有理性与秩序的领域,早已被她这种鲜活而多维的光芒彻底占据,并因此而变得更加丰盈、更加……充满人性。
布展间隙,温念初会跑过来,瘫坐在他旁边的箱子上,咕咚咕咚灌下半瓶水,然后眼睛亮亮地问他:“你觉得这个顺序怎么样?灯光打在这里,会不会更有层次感?”
沈聿怀会放下手中的事情,认真地看向她指的方向,然后用他逻辑清晰的思维,给出客观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从心理学角度看,观众的情感代入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把这张表现孤独感的《晨光孤岛》放在这个强烈温暖的作品之后,可能会形成更有张力的情感对比和思考空间。”
他的建议往往能切中要害,给温念初带来新的灵感。她发现,他的理性视角与她的感性表达碰撞时,竟能产生如此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她的作品内涵更加深邃。
“沈医生,”她歪着头,笑得狡黠,“你简直是我的专属策展顾问了。”
沈聿怀看着她被汗水浸湿却依旧明媚的笑脸,伸手,用指腹轻轻擦去她鼻尖上的一点灰尘,目光温柔:“荣幸之至。”
就在个展开幕前三天,国际心理学奖项的最终结果,通过一封加密邮件,送达了沈聿怀的邮箱。
那天晚上,两人刚在公寓里吃完简单的晚餐。温念初正在厨房清洗碗碟,沈聿怀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平板电脑屏幕亮着,显示着那封决定命运的邮件。
他没有立刻点开。
温念初擦干手走出来,看到他沉静的侧影和屏幕上那封未读邮件,脚步顿了一下,心也微微提起。她走到他身边坐下,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握住了他放在膝盖上的手。
沈聿怀感受到她手心的温暖和无声的支持,侧过头看她。她的眼睛清澈而坚定,里面没有丝毫的忐忑或贪婪,只有全然的信任与陪伴。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邮件。
快速浏览过前面格式化的祝贺词,他的目光定格在最后的结果上。
房间里一片寂静。
几秒钟后,沈聿怀缓缓抬起眼,看向身旁屏息凝神的温念初。
他的脸上,没有预想中的狂喜或失落,只有一种平静的、尘埃落定的了然,以及一丝……更加深沉坚定的光芒。
“怎么样?”温念初忍不住小声问,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沈聿怀将平板转向她,让她能看到屏幕上的字。
【……经过评委会最终决议,您的论文因其创新性与潜在影响力,荣获本年度‘霍夫曼心理学研究奖’银奖及专项研究基金……】
银奖。
不是最高的金奖,但已是极高的荣誉和肯定,以及一笔足以支持他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基金。
温念初的眼睛瞬间亮了,她猛地扑过去抱住他,声音里充满了由衷的喜悦:“太好了!沈聿怀!你太棒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你是我的特效药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你是我的特效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