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给小伙伴们上了一小段基础的音乐课,郝胜利刚放下教他们识谱的小木棍,活动室的门就被“哗啦”一声推开了。
呼啦啦涌进来的不是孩子,而是二十多位头发花白或已显老态的老职工。
他们脸上刻着岁月的风霜,眼神里却跳跃着与年龄不符的热切。
“胜利娃,算我一个。我夜里精神头好着呢。”
“红梅团长,给王爷爷派个活儿,翻蛋简单,熬的住”
“还有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孙红梅作为总团长,立刻拉着副团长刚子,以及在这里听课的三位小团长柳清扬、冯小兵、洪中华一起迎了上去。
孩子们在大人堆里穿梭,努力维持秩序,小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责任感。
小丫头红梅站在郝胜利的身边,用手压了压:“爷爷奶奶、伯伯婶婶们好!谢谢大家来帮忙。大家先别急,听胜利副团长安排!”
喧闹声果然小了些。
郝胜利站到小讲台前,看着一张张热忱却难掩岁月痕迹的脸,心里暖暖的:“谢谢各位爷爷奶奶,大伙儿的心意,我们儿童团记在心里了,暖暖的。但这翻蛋的活,夜里熬人,六小时就得起来一回,轻拿轻放半点马虎不得,对眼神,手劲要求都高……暂时就不安排给你们了。”
人群里立刻响起失望的嘟囔。
最积极的王爷爷拄着拐杖挤到前面:“胜利,你这是瞧不起我们老家伙?当年厂里大会战,三天三夜不睡觉……”
“王爷爷,您老当益壮,谁敢瞧不起?”郝胜利赶紧接话,语气中带着敬意,随即话锋一转,指向窗外煤棚的方向:“您和爷爷奶奶们,有更重要的任务!一个多月后,咱们家属区家家户户煤棚子外头就是养鸡场了,那可都是下金蛋的‘宝贝疙瘩’。白天,得有人看着,防着野猫野狗,更要防着那些手脚不干净的人惦记!”
他目光扫过老人们,加重了语气:“您想想,谁家辛辛苦苦养大的鸡要是丢了,不得心疼死。所以,经儿童团研究决定。”他看了一眼小丫头红梅。
小丫头红梅立刻会意,挺起小胸脯大声宣布:“成立‘家属区养鸡场白班巡逻队’,就请我们最靠得住的爷爷奶奶们负责。到时候,您们白天多溜达几趟,给大家伙看好了这片‘金窝窝’,比什么都强。这担子,更重,也更需要您们的火眼金睛。”
“对!王爷爷,您白天多巡逻几次,比什么都顶用!”
“李奶奶,您眼神好,那些想偷鸡摸狗的,肯定逃不过您的眼!”
冯小兵和洪中华在一旁帮腔道。
郝奶奶也笑着劝说:“老哥哥老姐姐们,看家护院是大事,交给你们,孩子们爹妈上班才安心呐!”
好说歹说,总算把老人们高涨的夜间翻蛋热情,成功引导到白天的“光荣守卫”职责上。
看着王爷爷他们虽然有点遗憾,但也被新任务赋予的责任感点燃,念叨着“看家护院是大事”渐渐散去,活动室总算清静下来,只剩下四个被郝胜利点名留下的年轻妇女。
郝胜利转向他的班底,小手一挥,当先出门道:“红梅、刚子、清扬、小兵、中华,你们跟我一走,我们去煤棚子那里给阿姨们讲讲活计的情况。”
推开煤棚子的门,拉开电灯,在明亮的灯光下,两排孵化箱整齐排列。
郝胜利把她们孵化箱前,指着箱盖上预留的观察窗和温度计孔,交代:“阿姨们,活不难,但责任重,得细心,能熬夜吃苦。主要是翻蛋……”他详细解释了翻蛋的周期,温度湿度的控制,后期观察和育雏准备。
“前期6小时一次,我来定闹钟提醒!”刚子立刻接口。
柳清扬补充道:“我在进门处订个小本本,记录每次翻蛋时间、温度、湿度,这样大家一看就明白,接班也方便。”
“对对,都记上,”冯小兵和洪中华用力点头。
“每次翻蛋两个人就可以,大家可以轮流歇一歇。”小丫头红梅贴心地安排道。
四个年轻阿姨看着这群小大人一本正经地讲解和示范,觉得又新奇又感动,听得更仔细。
…………
春梅阿姨第一个拍胸脯:“胜利,你放心,我们能行,不就是辛苦点吗,咱年轻,熬得住。”
秀兰阿姨则犹豫着开口:“胜利,这夜里起来……家里小的要是醒了哭闹……”
玉芬阿姨盯着温度计孔问:“胜利,这湿度咋看准喽?光靠感觉怕不行吧?”
桂花嫂子没说话,但眼神里透着认真,仔细看着郝胜利的示范动作。
郝胜利理解地点点头:“秀兰阿姨,这活确实辛苦。所以,”他看向小丫头红梅。
小丫头红梅立刻挺直小腰板宣布:“经儿童团研究决定,聘请四位阿姨担任饲养员,每人每天工资七毛钱。这是儿童团的心意,更是给阿姨们熬夜辛苦钱和担着天大责任的钱。”
她顿了顿:“另外,活儿干得好,等小鸡孵出来养大点,阿姨们家里优先多分几只!这是福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