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本该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东源村的海面却呈现出一片异样的褐红色。
清晨,林凡照例查看【智能环境监测浮标】的数据,一条紧急警报让他瞬间清醒:
【检测到藻华异常增殖,叶绿素a浓度超标,疑似赤潮发生】
【当前扩散方向:东南向西北,预计48小时影响养殖区】
【建议: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林凡的心猛地一沉。赤潮是海洋养殖的噩梦,这些异常增殖的藻类会耗尽水中氧气,释放毒素,轻则影响养殖生物生长,重则导致大面积死亡。
他立即召集团队开会,情况比想象的更严峻——监测显示这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赤潮,正好朝着示范区的方向蔓延。
所有人立即行动!林凡果断下令,阿明,你去通知其他养殖户;李叔,带人检查增氧设备;王嫂,准备生物活性剂;大牛,加固养殖设施;小玲,持续监测数据变化!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迅速行动起来。林凡则通过【精准气象预测系统】分析赤潮移动路径和速度,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
他决定采取外围阻击+核心保护的策略:在赤潮来袭方向设置物理屏障,减缓其推进速度;同时在养殖区核心区域采取增氧、净化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影响。
李叔看着监测数据,眉头紧锁:这规模太大了,光靠增氧机恐怕不够。我记得老人说过,以前遇到红潮,会用稻草帘子拦挡,虽然不能完全挡住,但能减缓速度。
林凡眼前一亮:这是个好办法!李叔,您带人准备稻草帘,我们在东侧500米处设置第一道防线。
同时,林凡调用新解锁的【生态模拟器】,输入赤潮参数和应对措施,模拟不同方案的效果。模拟结果显示,结合物理拦截和化学净化,可以将损失控制在15%以内。
王嫂,生物活性剂准备得怎么样?
按配方准备了500公斤,随时可以投放。
这些生物活性剂是林凡根据系统提供的配方自制的,主要成分是益生菌和天然矿物质,能促进有害藻类沉降并分解毒素。
赤潮移动速度比预期更快,当天傍晚就已经逼近第一道防线。林凡带领团队连夜奋战,驾驶着改造过的作业船,在预定海域布设稻草帘和专用围栏。
海面上,探照灯将夜空照得通明。队员们站在摇晃的船甲板上,将一捆捆稻草帘投入海中,用浮标固定成一道长长的屏障。
注意间距!不要太密影响水流,也不要太疏没有效果!林凡通过无线电指挥各艘作业船。
与此同时,增氧船开始在养殖区周围作业,翻起朵朵浪花,增加水体含氧量。
然而,大自然的力量往往超乎预期。午夜时分,风向突然改变,原本东南风转为西北风,赤潮移动方向发生偏转,直接绕过了第一道防线!
林哥,赤潮从北侧缺口进来了!小玲在监测船上焦急地报告。
林凡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启动第二方案!所有船只到北侧集结,投放生物活性剂!
作业船迅速转向,但风浪加大,投放作业变得异常困难。一个大浪打来,险些将一艘小船掀翻。
这样太危险了!李叔通过对讲机喊道,浪太大,活性剂还没沉底就被冲散了!
林凡快速思考着对策。他调用【生态模拟器】,输入新的风向和海流数据,重新计算最佳投放点和时机。
所有船只听令!转移到养殖区西侧,在涨潮前完成投放!利用潮水将活性剂带入养殖区!
这是一个冒险的方案,需要精确计算潮汐时间和投放位置。但此刻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
队员们顶着风浪,艰难地将一袋袋生物活性剂投入预定海域。淡黄色的粉末入水即溶,很快在海面上形成一片奇特的色带。
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林凡和团队成员轮流值守,监测水质变化,调整应对措施。
凌晨三点,最令人担心的情况出现了——监测显示养殖区边缘的溶解氧开始下降,部分贝类出现应激反应。
启动应急增氧系统!林凡下令。 specially改造过的增氧船开始24小时不间断作业,巨大的曝气盘在海底翻起大量气泡。
同时,林凡冒险使用了少量系统兑换的【水质急救剂】,悄悄投放在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这种高效药剂能快速提升溶氧并分解毒素,但数量有限,只能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黎明时分,转机终于出现。风向再次改变,赤潮主力开始转向外海;同时,投放的生物活性剂开始发挥作用,有害藻类明显减少。
溶解氧开始回升了!小兴奋地报告,pH值也恢复正常了!
队员们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经过一夜奋战,最危险的时刻总算过去了。
天亮后,林凡带领团队进行全面损失评估。结果比预期要好:
核心养殖区损失约12%,主要在边缘区域
人工鱼礁区基本未受影响,反而吸引了更多鱼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