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海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林凡站在海丰号的甲板上,指挥着船员们进行日常作业。
今天是【青铜】气运日,不宜冒险,正好进行常规捕捞和设备调试。
网口再调整一下,偏左五度。
林凡通过对讲机向驾驶室的阿明发出指令,这一带水流有点复杂,注意保持船位。
经过几天的磨合,船员们已经逐渐熟悉了新船的操作。
虽然今天的收获不如首航那样惊人,但稳定的渔获仍然让每个人都很满意。
中午时分,海面上飘起了细雨。林凡决定提前返航,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回到码头,赵老板已经等在那里。看到渔获量,他略显失望:今天就这么点?不如第一天多啊。
林凡平静地解释:老赵,捕鱼不是挖矿,不能指望天天爆仓。今天的收获已经比一般渔船好很多了,你要知足。
赵老板讪讪地笑了:说得对,是我贪心了。这些货我都要了,价格就按市场价来。
过秤结账,今天的收入虽然不如首航,但也有两万多元。林凡在心里盘算:扣除油费和人工,净赚一万多,这样的稳定收入才是长久之计。
下午,林凡组织船员进行设备维护培训。他请来了县里渔业局的技术员,给大家讲解新型渔船的保养知识。
这些设备都很精密,日常维护很重要。技术员一边演示一边说,特别是液压系统和导航设备,要定期检查。
林凡认真做着笔记。
虽然他可以通过系统获得很多超前知识,但这些明面上的学习机会也不能错过,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找到合理解释。
培训结束后,林凡把阿明叫到一边:你学得最快,以后就由你负责日常设备检查。
阿明受宠若惊:凡哥,这么重要的工作,我恐怕...
我相信你能行。林凡拍拍他的肩膀,不会的可以问李叔,也可以直接问我。
安排完工作,林凡独自来到办公室。
桌上堆着不少信件,大多是设备广告和合作邀请。自从买了新船,来找他合作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其中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是省海洋研究所发来的研讨会邀请函,主题是深海养殖技术与实践。
林凡心中一动。
这正是他需要的知识,但要去省城参加三天的会议,意味着要离开村子一段时间。他有些犹豫,毕竟示范区和新船都还需要照看。
思考再三,林凡还是决定参加。知识投资永远是最值得的,而且这也是一个建立人脉的好机会。
他找来老村长商量:村长,我打算去省城参加这个研讨会,大概三天时间。这段时间示范区和新船就麻烦您多照看一下。
老村长接过邀请函看了看,连连点头:这是好事!你去吧,村里的事有我呢。年轻人就该多学习,多见见世面。
安排好各项工作,林凡又特意去找了李叔,拜托他在这几天带队出海。
放心吧,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几天。李叔爽快地答应,你去好好学习,回来教教我们新技术。
一切安排妥当,林凡终于可以安心准备行程。
晚上收拾行李时,他注意到系统的气运值已经涨到了19.2。看来购买新船、稳定经营和安排学习都被认定为正向行为。
【气运值:19.2/100】
【明日气运:白银】
看到明天是白银气运,林凡心情大好。正好是出发的日子,应该会一路顺风。
第二天一早,林凡搭最早的一班车前往省城。
一路上果然诸事顺利:班车准点发车,路上没有堵车,甚至还在车上遇到了同样去参加研讨会的同行。
你是东源村的林凡?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惊讶地问,我听说过你的海洋牧场项目,省里的简报上登过!
林凡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的项目已经这么有名气了。两人一路交流养殖经验,相谈甚欢。
到达省城,林凡按照地址找到了研讨会地点。来自全省各地的养殖户、专家和企业代表济济一堂,气氛热烈。
第一天的讲座内容很实用,专家讲解了深水网箱的抗风浪设计、饵料配比优化、病害防治等知识。林凡认真记着笔记,发现很多内容与系统提供的蓝图不谋而合,这让他更加确信系统知识的可靠性。
茶歇期间,不少人都来找林凡交流。他的科学养殖经验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你们真的实现了贝藻鱼混养?一个老养殖户好奇地问,我们试过好几次都失败了。
林凡谨慎地分享了一些经验,重点强调水质管理和生态平衡,绝口不提系统的存在。
第二天是实地考察,组织者安排参观一家大型深海养殖企业。看到规模化的深水网箱和现代化的管理设备,林凡大开眼界。
这种规模的投入太大了,我们小养殖户根本学不来。同行的几个养殖户感叹道。
林凡却有不同的看法:不一定全盘照搬,但有些管理经验和技术思路可以借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