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查了,”林小满冷静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民女所做的‘奶香盘丝饼’与‘糖霜核桃酥’,未曾使用一滴蜂蜜,甜味皆来自糖霜。”
众人目光瞬间聚焦于她刚刚出炉的点心上。那盘丝饼色泽金黄,丝缕分明,散发着纯粹的麦香奶香;核桃酥晶莹剔透,核桃仁清晰可见,糖霜脆亮。与御膳房那些或裹蜜、或含蜜馅的点心相比,显得格外清爽质朴。
冯公公眼中精光一闪,立刻上前,亲自查看、嗅闻,甚至掰开一小块盘丝饼品尝,随即点头:“果然无蜜,只有糖霜清甜!好!林姑娘,你这两样点心,正是雪中送炭!”他立刻下令,“将林姑娘所做的点心,作为主点,立刻精心装盘!御膳房其他点心,全部撤下检查,凡含蜜者,一律不得呈上!”
危机瞬间化解!刘公公长舒一口气,看向林小满的眼神已充满了感激和佩服。御厨们更是心服口服,立刻忙碌起来。
片刻后,琼林苑主宴会场。丝竹悠扬,歌舞升平。当林小满制作的“奶香盘丝饼”和“糖霜核桃酥”被宫女们恭敬地呈上宴席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因其外形实在不如其他宫廷点心华丽。
然而,当那位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北疆使团大首领,在通译的示意下,略带挑剔地拿起一块看似普通的盘丝饼放入口中时,他的表情瞬间发生了变化!那韧中带脆、千丝万缕的奇妙口感,那纯粹浓郁的麦香奶香,以及若有若无的一丝清甜,仿佛勾起了他记忆深处关于草原面食的回忆。他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享受,随即又尝了一块糖霜核桃酥,那香酥脆甜的口感更让他连连点头。
他通过通译向皇帝表达了对这两样点心的赞赏,称其“有故乡之风,又甚为精巧”。皇帝闻言,龙颜大悦,特意询问此点心出自何人之手。冯公公连忙上前回禀,乃特召入苑的“林记”东家林小满所制。
皇帝的目光越过众人,望向垂首恭立在小厨房方向廊下的林小满,眼中流露出明显的赞赏之色,朗声道:“林氏虽有小过,然手艺灵巧,善于应变,于国有功。朕心甚慰!赏!”
这一声“赏”,虽未言明赏何物,但其意义远超金银。这是在北疆使团和满朝文武面前,对林小满能力的公开肯定,是对她“御前失仪”污名的一次有力洗刷!宴席之上,众多大臣看向林小满的目光也发生了变化。
林小满跪地谢恩,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自己赌对了。凭借扎实的技艺和临危不乱的急智,她不仅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外交风波,更为自己和“林记”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宴席结束后,冯公公亲自送林小满出宫,态度比来时更为和缓:“林姑娘,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陛下金口已开,你的功劳,内务府自有记录。且先回铺子安心经营,日后……或许还有用你之处。”
这话意味深长。林小满恭敬应下,心中明白,经此一事,她虽未重回宫廷,但已在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无疑是一道护身符。
然而,就在她乘坐马车离开琼林苑,行驶在寂静的夜路上时,心中却并无太多喜悦,反而升起一股寒意。今日之事,太过巧合。北疆首领蜂蜜过敏的消息,为何偏偏在点心即将呈上时才被“突然”告知?若她今日没有恰好做出那两样无蜜点心,后果不堪设想!这真的只是通译疏忽?还是……又一场针对她的、更为隐蔽的算计?那幕后之人,连两国邦交都敢用来做局吗?
马车抵达“林记”时,已是深夜。父亲和石猛等人皆未睡,焦急等待。见林小满安然归来,甚至带回皇帝“有赏”的消息,众人皆大喜过望,铺子内压抑许久的气氛终于为之一松。
但林小满却不敢有丝毫放松。她叮嘱石猛加强戒备,并将今日宫中发生的事以及自己的疑虑告知。石猛听后,面色凝重:“姑娘放心,俺晓得厉害!定不让宵小得逞!”
连续的精神紧绷和体力消耗,让林小满疲惫不堪。她回到久违的闺房,和衣躺下,却辗转难眠。今日琼林苑的急智破局,看似风光,实则步步惊心。皇帝的态度,冯公公的暗示,北疆使团的插曲……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更加复杂诡谲的局面。她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一枚关键的棋子,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重新推回了风暴眼的边缘。
就在她昏昏欲睡之际,窗外突然传来极轻微的“叩叩”两声,似石子击打窗棂。
林小满猛地惊醒,屏住呼吸。只听窗外一个压得极低、似曾相识的声音快速说道:
“蜜事非偶然,胡府夜宴近,慎赴。”
声音戛然而止,窗外再无动静。
林小满的心瞬间沉入谷底。蜜事非偶然——果然有人做局!胡府夜宴?哪个胡府?是胡德海吗?他竟要设宴?还邀请她?“慎赴”二字,充满了警告!
这深更半夜的传信人,究竟是谁?消息是真是假?这突如其来的“胡府夜宴”,又是怎样的龙潭虎穴?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汴京早餐合伙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