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演习的震慑效应持续发酵,临城势力版图稳步扩张,部队规模也随之扩充至七千余人。随着统一清河县的计划提上日程,士兵们即将奔赴新的战场。马小丑深知,军心是部队的灵魂,而士兵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底气,往往来自后方家人的安稳。此前推行的移风易俗新政已让辖区民心凝聚,如今要让士兵们全无后顾之忧,唯有将关爱落到军属身上——让军属生活有保障、子女有出路、困难有人帮,才能让士兵们安心作战、奋勇争先。基于此,马小丑牵头制定了一系列关爱军属的专项政策,以“硬核保障+温情关怀”双管齐下,筑牢部队后方的“安心防线”。
建立保障体系:物资兜底,生活无忧
彼时,临城部队的士兵多来自周边乡村与新归附区域,家中多为农户或小手工业者,不少家庭仅靠士兵一人的军饷支撑,一旦遭遇灾荒或疾病,便容易陷入困境。马小丑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军属的“粮草”保障,直接关系到士兵的军心稳定。为此,他首先颁布了《军属优待条例》,明确规定了军属的各项福利待遇,从根本上解决军属的生活难题。
常态化物资供给
《条例》明确规定,凡临城部队现役士兵的家属,每月均可凭“军属优待证”到所在乡镇的民政所领取物资:每户每月供应大米三十斤、面粉二十斤、玉米五十斤,确保粮食充足;布匹两匹、棉花五斤,保障衣物被褥供应;此外,逢年过节额外发放猪肉、食用油、食盐等慰问品,让军属在特殊日子感受到关怀。
这些物资均来自临城的粮食储备与纺织厂产出,通过贸易积累的盈余,马小丑专门划出三成用于军属保障,确保物资供应源源不断。为了让物资发放公开透明,马小丑要求各乡镇民政所建立详细台账,记录每户军属的领取情况,定期公示,严禁克扣、挪用。同时,派遣督查队下乡抽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临城县东乡村的士兵赵大牛,家中有年迈的父母与年幼的弟妹,此前仅靠他每月五两白银的军饷勉强维持生计。推行物资供给政策后,他家每月能按时领到足额的粮食与布匹,母亲激动地说:“以前总担心大牛在部队吃不好,现在官府每月送粮送布,我们的日子宽裕多了,大牛也能安心打仗了!”
困难军属专项帮扶
对于家中缺乏劳动力、有重病患者或遭遇意外灾害的困难军属,马小丑推出了额外的帮扶政策。由各乡镇保长、甲长逐户排查,建立“困难军属档案”,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帮助:
- 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军属家庭,由官府组织“助耕队”,在春耕、夏收、秋收等农忙时节,派遣士兵或动员乡邻帮忙耕种、收割,确保农田不撂荒;
- 对于有重病患者的军属家庭,实行“全额医疗报销”政策,由官府承担全部诊治费用,并安排县医院的医生上门诊治;
- 对于遭遇火灾、水灾等意外灾害的军属家庭,官府提供临时安置住所,并发放救灾物资与重建补贴,帮助其尽快恢复家园。
南和县的士兵孙小虎,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中只有他和年幼的妹妹。得知他家情况后,当地民政所将其纳入困难军属帮扶名单,不仅每月额外发放十两白银的生活补贴,还定期派医生上门为其母亲诊治,农忙时安排助耕队帮忙打理家中的三亩田地。孙小虎在部队得知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写信给母亲说:“娘,有司令和官府的照顾,您一定要好好养病,我在部队一定好好打仗,立功报国,不辜负这份恩情!”
军属就业扶持
为了让军属能够实现经济独立,减轻家庭负担,马小丑还推出了军属就业扶持政策。优先安排军属到政府部门、兵工厂、纺织厂、学堂等单位工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兵工厂与纺织厂是吸纳军属就业的主要阵地。马小丑要求兵工厂、纺织厂优先录用军属,尤其是女性军属,安排她们从事弹药组装、布匹纺织、衣物缝制等相对轻松的工作,月薪按熟练工标准发放,每月至少三两白银。同时,为了让军属尽快适应工作,还专门组织了技能培训,由经验丰富的工匠手把手教学。
临城县城的军属张桂兰,丈夫在部队服役,家中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她通过技能培训后,进入纺织厂工作,每天工作六个时辰,月薪三两白银,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取收入。她高兴地说:“以前在家只能做家务,现在能上班挣钱,不仅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让我觉得自己有了价值,丈夫在部队也更放心了!”
此外,政府部门的文书、办事员,学堂的杂役、炊事员等岗位,也优先录用军属。对于有文化基础的军属,还会重点培养,提拔为基层管理人员,让军属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提升。
兴办军属学堂:教育护航,未来有盼
“子女是军属的心头肉,也是士兵们最牵挂的牵挂。”马小丑深知,让军属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能解决士兵的后顾之忧,更能为部队培养未来的接班人,为辖区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在兴办女子学堂的基础上,他专门创办了“军属学堂”,让军属子女能够免费接受优质教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