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2. 义旗不倒
夜色像浸了墨的棉絮,压得赣江江面泛着冷光。我带着33名特战队员,每人跨着战马,马背上驮着鼓鼓的火药袋和粮包,马蹄裹着麻布,踩在石子路上只发出细碎的声响。往刘铁驻守的窄口赶时,阿黎突然勒住缰绳,指尖往前方黑影处一点:“你看。”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一道黑影贴着江岸的芦苇丛疾走,身形瘦高,肩上似乎扛着个布包,脚步轻得像猫,转眼就钻进了元军扎营的浅滩方向。“别追,”我按住想拔枪的队员,“先去跟刘铁汇合,这黑影留着后面查。”
赶到窄口山坡时,刘铁正带着队员清点白天缴获的兵器。见我们来,他立刻迎上来,接过我递的火药袋:“正愁火药不够,你来得正好!”我指着山坡后侧陡峭的崖壁:“别把物资放营地,上面有山洞,藏进去安全,咱们不打硬仗,就跟元璟耗——专挑窄路伏击,杀他的精兵头领,打不过就往山上躲。”
队员们立刻行动,牵着马往山腰走。刚爬半程,山势突然变陡,碎石簌簌往下掉。刘铁喊了声“牵马走山涧!”,众人跟着他往旁边的溪涧挪,走了百多米,溪水变浅,岸边有几棵老松,刚好把马拴在树下。每人扛着一包物资,我和刘铁、阿黎各带9人,三队间隔50米,借着月光往山顶爬。
爬了一个多时辰,离山顶还有两三百米时,阿黎突然停住:“有水滴声。”我们循着声音找去,崖壁上藏着个半人高的洞口,黑得像张嘴。点亮火把往里走,阿黎走在最前,我跟在后面,刚进洞十几米,洞道突然左折,空间豁然开朗;再走五六十米,又一个右弯,里面干燥得很,旁边还嵌着几个小洞,有风从洞里灌进来,带着山间的凉气。
“让队员把物资搬进来,”我对身后的队员说,“粮食放左洞,火药放右洞,都离滴水的地方远些。”转头时,阿黎正盯着一个能容两人过的小洞:“这里风大,说不定能通到别处。”我让她带4个队员跟我探洞,剩下的守物资,队员们每隔50米在洞壁刻记号,防止迷路。
洞道越走越窄,到后来只能容一人通过,风裹着火把的烟往我脸上扑。阿黎回头笑:“阿云别跟太紧,小心熏黑脸。”我放慢脚步,鼻间飘来她身上的草药香,心里忽然轻快起来。又走了百多米,洞道只剩半米宽,阿黎的火把突然“噗”地灭了,她却兴奋地喊:“阿云快来!有光!”
我挤过去,两人贴着洞壁往外看,天光从洞口透进来,风大得能吹乱头发。阿黎刚想往外钻,我故意装怕黑,往她身上靠了靠——她呼吸顿了顿,手抓住我往她腰上摸的手,笑着说:“怕黑啊?姐带你出去。”我趁机往她唇边啄了一下,她惊呼出声,我却得寸进尺,舌头探进去,双手钻进她衣服里,摸到柔软的胸口时,她身子一软,靠在我怀里呢喃。
“刘监督!前面怎么样了?”阿虎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我们赶紧分开,我应了声“快到洞口了”,摸出火折子点亮火把时,队员们已经走近。阿黎抢先往洞口钻,我跟上去,刚爬几米,洞道突然平缓向下,再抬头,阿黎的身影正在洞口晃。
“别出声!”她突然回头捂住我的嘴,把我拉到洞口外的大石头后,“下面有人。”我俩扶着松树往下看,江面上的元军战船旁,正有人搬着木桶往岸上运,阿黎凑到我耳边:“我听见他们说,这艘船装的是火药。”
“走,去捣乱!”我刚站起来,就把牵手的阿黎拉进怀里——她本可以站稳,却顺着我的力道靠过来,闭眼仰着头,热气吹在我耳边:“阿云,莫负了姐姐。”我低头吻她,唇瓣甜甜的,带着草药的凉香。
“找到你们了!”刘铁钻出来,手里攥着突火枪,“阿黎说有火药?咱们去搬几桶回城,土炮就够造了!”我们合计着分两组:一组由阿虎带,在远处放冷枪吸引元军注意;我和阿黎、刘铁带剩下的人,摸上船搬火药。
夜色成了最好的掩护,我们悄无声息解决了船边的哨兵,阿黎用“噬魂针”放倒了两个巡逻的元军,队员们扛着火药桶往马边跑。刚搬了十几桶,元军的号角声突然响起,刘铁喊了声“撤!”,我们骑着马往虔城赶,身后的元军箭如雨下,却没伤到一人。
回到虔城时,天刚蒙蒙亮。白砚父亲带着匠人们早等在铁匠铺,见了火药,立刻开炉造土炮(手雷)——青钨石胆炼的铁壳裹着火药,插上引信,不到半天就造了两百多个。可没等我们歇口气,哨兵来报:元军分两路来了,一路攻刘铁守的江道,一路绕开官道,往北门冲。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打起了消耗战。北门用土炮炸得元军不敢靠近,刘铁在江道用突火枪专打元军的头领,福建义军也赶过来,袭扰元军的补给马队和船只。元璟带来的三千人,死的死、伤的伤,只剩一千多。他见撑不住,带着战船往九江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剑照汗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