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神女峰下觅敌踪
(一)峰下窥营,图上谋策
海东青的利爪第三次抓碎松针时,刘云数到了第三声啼哭。那声音裹在元军营地的炊烟里,细得像蛛丝,却顺着风钻进耳道,让他指尖猛地攥紧断水剑——剑柄夔龙纹的棱角硌着掌心,像溶洞里死婴圆睁的眼珠,带着股化不开的寒意。
“小白鼠拖回来的襁褓碎片,绣着金线莲花。”吴燕殊将半块染血棉布摊在青石上,布角的金线已被血浸成紫黑,边缘还留着细小的齿痕,“狐狸在营地西角嗅出奶味,帐篷门闩缠着三道铁链,锁孔里卡着孩子的指甲,看痕迹是刚抓的。”
李白砚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河谷走向,狼毫笔突然顿在“暗哨”二字上,墨点晕染成个小小的黑团:“去年重阳,三个药农被元军用铁钩穿了琵琶骨,就挂在栈道老槐树上。他们的孩子现在还关在营里,昨天信鸽带回的衣角碎片,上面有乳牙咬过的痕迹,牙印深浅不一,像是好几个孩子啃的。”
雷芸突然将剑鞘往地上一磕,石屑飞溅中露出手腕旧伤——那是元军烙铁烫的“元”字,边缘还泛着暗红。“我去端暗哨。”她剑穗系着的红绳在风里轻晃,那是从溶洞死婴手腕解下的,“卯时三刻换岗,他们会喝掺马奶的酒暖身子,那时动手最省力。”
刘云望着营地门口那面“元”字旗,旗面被炮火烧穿个窟窿,风灌进去发出呜咽声,像无数冤魂在哭。他摸出阿黎给的药囊,七叶一枝花的叶片边缘割着指尖:“申时前必须拿下关口,否则押送孩子去夷陵的船队就要启航。刚才信鸽传回消息,船队的水手已在升帆了。”
(二)兽探敌情,饵诱细作
大白狐回来时,右耳缺了半片,血顺着耳尖滴在刘云靴面,晕开朵小小的红梅。它把块带牙印的羊皮扔在吴燕殊脚边,羊皮上用炭画着个举鞭的人影,鞭梢还涂着红——那是疤脸千户的记号,据说他每杀一个人,就往鞭梢抹点血。
“三百二十七名元军,十八匹战马,十二辆粮车。”吴燕殊摸着狐狸伤处,指尖沾的血蹭在狐毛上,“小白鼠钻进马厩时,正撞见千户用马鞭抽穿红袄的女童。孩子哭声惊飞了鸽笼里的信鸽,有只鸽腿绑着布条,写着‘夷陵药铺收活童,十岁以下价高’。”
阿黎的手突然抖了,药篓里的金疮药撒出来,混着她颈后掉落的疤痕碎屑——那是元军烙铁的痕迹,形状像朵枯萎的莲花。“给小白鼠抹点玉乳液。”她蹲下身时,发间掉出片粉白花瓣,是从溶洞灵泉边摘的,“灵泉养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你看它们毛亮得能映出人影,跑起来比信鸽还快半刻。”
黄丽突然按住她的肩,掌心温度透过粗布渗进来,带着道新疤的糙感——那是昨天救孩子时被流矢划的,还泛着红。“等会儿伏兵一动,你往马厩冲,我给你断后。”她箭囊里那支没箭头的箭在阳光下闪了闪,箭杆刻的“阿福”二字被摩挲得发亮,“那小子总说,等打完仗要娶个会制药的姑娘,到时候让你多教教。”
营门的黑风卫突然往山上射了支响箭,箭杆在半空炸开,撒出些带血的鸡毛。“宋狗崽子们,”那斥候的骂声裹在风里滚上来,带着股酒气,“你们的小崽子都在老子锅里炖着呢!昨晚那锅汤,鲜得能舔干净锅底!”
(三)河谷设伏,阵破敌溃
“辰时一刻,元军会押送三十个孩子去江边。”刘云将迷魂粉倒进陶罐,粉末里掺着溶洞死婴的骨灰,簌簌落在罐底,“风后阵引他们往马厩退,草料堆已浇透火油,午时的日头最烈,火星一碰就着。”他突然压低声音,“阿福带十个人绕去营地后墙,等火起时砸开木栏,先把孩子救出来。”
雷芸往箭镞上涂毒时,指尖在发抖。毒药是阿黎用断肠草熬的,瓶身贴着张字条:“沾血封喉,不伤孺子”。她抬头看见阿黎往小白鼠背上绑药囊,囊里的金疮药泛着玉色,是用灵泉的水调的,连药香都带着股清润气。
近午时的太阳把河谷晒得冒白烟,元军的队伍像条毒蛇游过来。疤脸千户骑在黑马上,马背上的红袄女童被麻绳捆着双手,嘴里塞着麻布,泪水在脸上冲开两道泥痕,露出底下交错的鞭痕,新伤叠着旧伤,看得人眼疼。
“放粉!”刘云的断喝刚落,芦苇荡里突然扬起粉雾。千户突然狂笑,从怀里掏出个铜哨:“早等着你们这群蠢货!”哨音未落,营地方向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是孩子们被扔进沸水锅的惨叫,混着元军的哄笑,像把钝刀在人心上割。
“狗娘养的!”郑虎从芦苇里蹦出来,左臂夹板崩裂,断木刺进肉里,血顺着胳膊肘往下淌,“老子爹就是被这杂种养的活活剥皮!”他一刀劈开元军的头盔,脑浆溅在红袄女童脸上,孩子却突然狠狠咬住千户的手腕,留下两排带血的牙印,眼里的狠劲不像个孩童。
风后阵突然乱了。阿福抱着个襁褓里的婴儿刚冲出芦苇,就被元军用长矛从后背捅穿,矛尖从胸口冒出来,还挑着块带奶渍的衣襟。他临死前死死抱住元军的腿,指甲嵌进对方皮肉里,带出片血糊糊的肉,嘴里还含糊着:“护好孩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剑照汗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