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威胁暂消,大燕进入了一段难得的承平时期。水泥官道不断延伸,沟通南北;水泥水利设施让农业抗灾能力增强;工部在苏妙那些“奇思妙想”的启发下,各种新技术、新工具层出不穷;商业因交通改善和社会稳定而日益繁荣;国库也逐渐充盈。
然而,荣晖通过读心术和龙卫密报,深知这繁荣之下,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土地兼并。
历经战乱和王朝更迭,前朝乃至本朝初期,大量土地逐渐集中到了少数世家大族、勋贵豪强手中。
他们利用特权瞒报田亩,逃避税赋,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沦为佃户,忍受高地租盘剥,或成为流民,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此次豫州水患,之所以流民问题突出,深层原因便是当地土地兼并极为严重,大量农民本就无地或少地,稍有天灾人祸便难以为继。
这几乎是每个封建王朝晚期都无法避免的痼疾。动它,势必触及整个统治阶层的核心利益,引发剧烈反弹;不动它,则是饮鸩止渴,矛盾不断积累,终有爆发之日。
御书房内,荣晖将首辅谢安、皇太弟荣瑄以及新任户部尚书赵思明召来,商议此事。
“天下承平,然朕观户部籍册,纳税田亩竟比太祖朝时还少?而民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乃国之大患,诸卿可知?”荣晖开门见山,将一份龙卫暗查的几家大族实际田亩数据放在桌上。
谢安拿起数据一看,眉头紧锁,沉默良久,才叹道:“陛下明察秋毫……此事,积弊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啊。”他心中忧虑,【陛下欲行此事,恐引朝野震荡,非明君不为,然亦需非凡之魄力与手段。】
赵思明则显得有些激动:“陛下!此弊不除,国无宁日!税赋不公,则国库不充;民无恒产,则天下不稳!臣愿为陛下先锋,纵然粉身碎骨,也要推行‘度田令’,清查天下田亩,均平税赋!”他是寒门出身,对此感受尤深。
荣瑄在一旁认真听着,面露思索。他经历过豫州水患,亲眼见过无地农民的困苦,对此深有感触,但也深知其中艰难。【皇兄此举,乃真正为民做主,然阻力之大,难以想象……】
荣晖看着三人反应,沉声道:“朕知此事艰难。然,难就不做了吗?眼睁睁看着矛盾积累,直至王朝倾覆?朕不愿做那亡国之君!”
他顿了顿,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有策略。谢爱卿,你德高望重,由你牵头,组织人手,先从京畿地区开始,选取一两个县作为‘度田’试点。不必声张,只做调研,摸清其中关节、阻力究竟在何处,会遇到哪些具体问题。”
“赵爱卿,你户部负责核算,若行度田,朝廷能增加多少收入?又能减轻多少贫民负担?拿出具体数据来。”
“瑄弟,你全程跟进,学习观摩。此事关乎国本,你需用心体会。”
他选择了一条相对稳妥的路——试点。既能积累经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试探反应,避免全面树敌。
谢安松了口气,【陛下并未急于求成,此法老成谋国。】遂领命:“老臣遵旨。”
赵思明虽觉缓慢,但也知道这是最可行的办法,应道:“臣即刻去办!”
荣瑄郑重道:“臣弟定当用心学习。”
一场针对帝国最深层次矛盾的温和改革,悄然拉开了序幕。风暴在平静的海面下开始酝酿。
京畿试点的工作很快展开。然而,即便是在天子脚下,度田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地方豪强与胥吏勾结,隐瞒田产,恐吓农户不得吐露实情。派下去的户部官员要么被敷衍搪塞,要么被糖衣炮弹腐蚀,甚至遭到人身威胁。工作进展极其缓慢,得到的几乎全是假数据。
谢安愁眉不展,向荣晖汇报困难。赵思明义愤填膺,请求动用强硬手段。荣瑄则看到了基层执行的复杂和黑暗面,心情沉重。
荣晖通过读心术,早已对下面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知道,温和的试点已经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神经,他们正在联手抵抗。
是时候展示雷霆手段了。
他并未大张旗鼓,而是秘密调动龙卫,直接介入调查,迅速锁定了几个抗拒最激烈、罪行也最确凿的京畿豪强以及与他们勾结的胥吏、甚至一名户部官员。
然后,在一次看似寻常的朝会上,荣晖突然发难!
他将龙卫查获的确凿证据——真实的田亩账册、贿赂记录、恐吓证词——直接抛了出来,点名几个涉事官员和豪强代表!
“朕欲清明吏治,均平赋税,惠及黎民。尔等竟敢阳奉阴违,欺上瞒下,贪墨国帑,鱼肉百姓!真当朕的刀锋不利否?!”荣晖勃然大怒,帝王之威笼罩整个金銮殿。
证据确凿,无从狡辩。涉事官员面如死灰,跪地求饶。那几个豪强代表更是吓得瘫软在地。
“来人!将这几个蠹虫拖出去,革职查办,抄没家产!其家族所占非法田亩,全部充公,分予无地佃户!其余涉案胥吏、豪强,一律按律严惩,绝不姑息!”荣晖下令毫不留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渣男从良记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渣男从良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