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藏经阁际遇
外门小比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潜龙苑中激荡起层层涟漪。往日里还算松散的修炼氛围陡然变得紧绷起来,弟子们行色匆匆,交谈的话题也多半围绕着三月后的比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竞争与焦虑。
林风同样感受到了压力。他虽然进境神速,但毕竟入门最晚,根基尚浅。与那些早有准备的世家子弟相比,无论是法术的熟练度还是实战经验,都相差甚远。更不用说,赵元明那双怨毒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小比之上必有一番针对他的恶战。
“必须尽快提升实力!”林风心中紧迫感日增。除了雷师叔传授的《基础控火精要》需要研习,更基础的灵力积累和法术练习也不能落下。而这一切,都需要资源——灵石、丹药,还有获取贡献点以兑换更多修炼物资。
这日,庶务堂发布的新任务中,一条信息吸引了林风的注意:“藏经阁初层整理修缮任务,需细心弟子十名,每日贡献点五,为期五日。”
贡献点颇为丰厚,且藏经阁乃宗门重地,寻常难得长时间停留,或许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知识。林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王浩自然紧随其后。
令人意外的是,赵元明和他的两个忠实跟班——孙裕和李焕,竟也出现在了报名名单上。
“藏经阁?”赵元明看到林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林师弟也对故纸堆感兴趣?也是,多认几个字总是好的,免得日后连功法都读不明白。”
林风懒得与他做口舌之争,只当是蚊蝇嗡嗡,领取了任务牌便与王浩一同前往位于瑶光峰的藏经阁。
再次来到这座巍峨的九层塔楼前,依然能感受到其散发出的浩瀚与威严。古老的建筑沐浴在晨光中,飞檐下的铜铃随风发出清越悠远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管理初层的依旧是那位须发皆白、看似昏昏欲睡的守拙长老。他懒洋洋地躺在竹椅上,瞥了一眼新来的十名弟子,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规矩都懂…安静,不得损坏典籍,不得私藏…西侧‘杂览区’的书架,最近收回了一批散佚古籍,需分类整理、清洁修缮…自个儿去吧…”
所谓的“杂览区”,是藏经阁初层最偏僻的一个角落。与摆放着功法概要、法术基础、地理志异的主流区域不同,这里堆放的多是年代久远、内容冷僻、甚至残缺不全的玉简和书卷。许多是历代弟子游历所得,或是宗门收购而来,价值难以判定,便暂且堆放于此,积了厚厚一层灰尘。
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纸张、墨锭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
任务枯燥而繁琐。需要小心拂去尘埃,检查玉简是否灵光黯淡、书卷是否虫蛀破损,然后根据大致内容进行粗略分类,最后将需要特殊修缮的单独放置。
弟子们分散开来,各自忙碌。赵元明几人选了个靠门口、相对干净的区域,明显是在敷衍了事,目光不时瞟向林风这边,低声窃语,不知又在谋划什么。
林风则与王浩深入杂览区内部,沉下心来,一丝不苟地开始工作。他并不觉得枯燥,反而乐在其中。这些蒙尘的故纸堆中,时常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某个前辈修士的游记手札,记录着光怪陆离的见闻;某种早已灭绝的灵兽图鉴;甚至还有一些民间流传的奇闻怪谈、上古神话的残缺版本。
这些内容虽对直接提升修为无用,却极大地开阔了林风的眼界,让他对这片浩瀚的修仙世界有了更立体的认知。许多老村长故事里模糊的轮廓,在这里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他拿起一枚边缘破损的青色玉简,注入微薄灵力,浮现出的却是一部凡俗武林人士修炼的《踏雪无痕》轻功口诀,不由失笑,将其归入“凡俗武学”类。
又翻开一本兽皮古籍,里面用夸张的笔触描绘着某种“口吐人言,知过去未来”的神龟,旁边还配有拙劣的插图,显然更多是传说臆想,被归入“志怪杂谈”。
工作间隙,他注意到王浩对着一本《百草图谱》看得津津有味,上面详细描绘了各种灵草的形状、习性、药性,甚至栽培要点。
“王师弟对灵植感兴趣?”林风笑问。
王浩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嗯,看着这些花花草草,感觉比那些打打杀杀的功法舒服多了。以前在家就帮我娘伺弄药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挺好。”林风鼓励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强求不得。
时间悄然流逝。林风清理到一处最阴暗的角落,这里的书架几乎被蛛网覆盖,显然已久无人至。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堆散落在地上的破损玉简和卷轴拾起,准备检查后归类。
这些玉简大多灵光彻底湮灭,沦为凡物;书卷则脆弱不堪,一碰即碎。就在他以为一无所获时,指尖忽然触碰到一枚冰凉之物。
那是一枚毫不起眼的黑色玉简,约巴掌长,通体黝黑,没有任何花纹装饰,表面甚至有几道细微的裂纹,混杂在一堆废弃物中,仿佛随时都会碎裂。它没有散发出任何灵力波动,死气沉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风起小山村之林风修仙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风起小山村之林风修仙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