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初临战阵
镇魔堡的临时藏经阁,位于营地相对中心的一处加固石洞内,规模远不如青云宗本山的恢弘,但守卫却异常森严,由两名金丹后期的长老轮流坐镇。此处收藏的,并非高深莫测的元婴功法,多是适合筑基、金丹修士在战场上保命、杀敌的实用法门、秘术,以及关于坠魔渊地理、魔物特性、七杀殿功法特点的珍贵资料。
林风出示了宗门赏赐的令牌,经过严格查验后,才得以进入。石洞内光线昏暗,只有几颗月光石散发着清冷的光芒,一排排玉简分门别类地放置在石架上,透着一股肃杀之气。他没有浪费时间在挑选攻击类神通上,与魔修生死相搏的经历让他明白,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有时活下去比杀敌更重要。他径直走向了标注着“遁法”、“护身”、“神识”的区域。
经过近一个时辰的仔细挑选和比对,林风最终选择了两门玉简。 其一,是一门名为《幻影遁》的身法。此法并非直线速度最快,但胜在变幻莫测,施展时能幻化出数道真假难辨的残影,用于小范围挪移闪避,尤其是在复杂地形下应对围攻和偷袭,效果极佳。 其二,则是一门辅助神识运用的技巧——《灵犀探》。此法并非直接增强神识强度,而是教人如何将神识凝聚成线,更隐蔽、更精准地探查远方,同时降低被他人察觉的概率,对于巡逻警戒、发现埋伏至关重要。
复制好玉简内容后,林风立刻返回驻地石屋,争分夺秒地开始参悟。他有《青云炼气诀》打下的坚实基础,悟性本就极高,加之有实战的迫切需求,进展颇为迅速。待到次日清晨楚瑶召集小队出发时,他已将《幻影遁》的基础步法掌握,《灵犀探》也能初步运用。
晨光熹微,镇魔堡却早已苏醒。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摩擦声、修士的呼喝声以及远处深渊隐隐传来的嘶吼,混合成一种独特的战场序曲。林风所在的小队共八人,在楚瑶的带领下,穿过层层防御阵法,正式踏出了镇魔堡的光幕范围。
光幕之外,是另一片天地。空气中的灵气几乎感觉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皮肤刺痛的混乱能量,其中夹杂着浓郁的煞气、淡淡的魔气以及某种腐朽的气息。脚下是暗红色的坚硬土地,仿佛被鲜血浸染了千万年,植被稀疏而扭曲,呈现出不祥的灰黑色。视线所及,怪石嶙峋,地形起伏不定,到处是战争遗留的痕迹——破碎的法器、焦黑的坑洞、以及偶尔可见的森白骨骸。
“保持警戒队形!王师弟,李师弟,前方探路,神识全开,注意地面和空中的异常!林师弟,石师弟,居中策应!其他人,左右两翼分散,间隔十丈,相互呼应!”楚瑶冷静地下达指令,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她手持冰魄剑,走在队伍最前方,清冷的目光不断扫视四周,神识如同水银泻地般铺开。
那两名被点名的筑基后期弟子,显然经验丰富,立刻应声而出,身形变得飘忽起来,如同猎豹般悄无声息地向前掠去,同时全力催动神识探查。其余众人也立刻按照指令散开,形成一个可攻可守的菱形阵势,缓缓向前推进。
林风深吸一口带着硫磺和血腥味的空气,强迫自己适应这恶劣的环境。他默默运转《灵犀探》法门,将自身神识凝聚成一股无形的细丝,如同触角般向前方和两侧延伸。果然,这种凝聚后的神识探查范围虽然略有缩小,但感知却更加清晰敏锐,对能量波动的捕捉也更为精准,而且自身神识波动极其微弱,不易被反探测。
石猛则显得兴奋多于紧张,他扛着裂山斧,一双牛眼瞪得溜圆,不断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嘴里嘟囔着:“这鬼地方,连个鸟毛都没有,魔崽子们躲哪个犄角旮旯里了?”
队伍沿着一条被踩踏出来的小路,向着三号魔径出口的方向谨慎前行。一路上寂静得可怕,只有风声掠过怪石发出的呜咽,以及众人轻微的脚步声和呼吸声。这种寂静,反而比喧嚣更让人心悸。
约莫行进了半个时辰,前方负责探路的王姓弟子突然打出一个手势——发现情况!
所有人瞬间停下脚步,各自寻找掩体,收敛气息,目光锐利地望向王师弟所指的方向。那是一片由无数巨大黑色岩石组成的石林,怪石嶙峋,通道曲折,是绝佳的埋伏地点。
楚瑶打了个手势,示意众人原地待命,她则悄无声息地潜行到王师弟身边。林风也屏息凝神,将《灵犀探》催动到极致,神识细丝小心翼翼地探入石林深处。
片刻后,他眉头微皱,传音给楚瑶:“师姐,石林内有微弱的魔气波动,很杂乱,数量似乎不多,但……感觉有些不对劲,魔气中夹杂着一种狂躁混乱的气息,不像是训练有素的魔修。”
楚瑶点了点头,她也感知到了类似的情况。她略一沉吟,下令道:“可能是小股低阶魔物或是被魔气侵蚀的妖兽。王师弟,李师弟,你们从左侧迂回包抄。林师弟,石师弟,随我从正面切入。其他人,在外围策应,防止有漏网之鱼或后续敌人。动作要快,力求速战速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风起小山村之林风修仙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风起小山村之林风修仙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