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微熹,薄雾如轻纱般萦绕在山峦之间。清安道院最大的讲法堂内,已是人影攒动,座无虚席。
不仅院内所有弟子,无论内门外门,皆早早到此等候,就连王冬院长、李本儒导师,以及道院内所有资深导师、各殿执事,乃至一些恰在附近轮休、闻讯后星夜赶来的客卿长老们,都安静地坐在后排区域,人人神色肃穆,目光中饱含着专注与期待。
当沈源踏入讲法堂时,堂内原本细微的交谈声瞬间平息。他依旧是一身素雅青衫,纤尘不染,步履从容不迫,宛如闲庭信步。他没有刻意释放丝毫灵压,目光平和如秋日深潭,缓缓扫过下方那一张张或稚嫩、或成熟、却无一例外充满了对大道渴望的面庞。
“诸位道友,晨安。”
他开口,声音清朗温润,音量不大,却似蕴含着某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位听者的耳畔,带着一种安定心神、抚平焦躁的柔和力量。
“沈某游历至此,承蒙贵院热情款待,感念于心。今日起,愿借此宝地与诸位一同探讨修行之妙谛,正所谓教学相长,互有裨益。
需知,修行之路,浩瀚无垠,吾辈修士,不过是在漫漫道途上求索的旅人。沈某所知,亦不过沧海一粟,冰山一角。
故而,今日所讲内容,若有疏漏不当之处,亦欢迎诸位同道不吝指出,我等共同斟酌,以求真知。”
他没有急于阐述高深法门,而是另辟蹊径,从最为基础、却也最为根本的引气、炼气环节开始。
他结合自身对天地灵气远超常人的精微感悟,将灵气的本质、在经脉中运转的细微关窍,以及如何更高效、更稳固地夯实道基的法门,一一剖析开来。他的讲解,往往能直指核心,剥去繁复的外壳,触及最根本的法则。
更为难得的是,他极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将许多弟子平日里感觉模糊不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阐释得通透无比。
即便是清安道院入门必修、人人皆以为已烂熟于心的炼气,经他口中重新演绎,竟也仿佛被拂去了尘埃,显露出几分以往从未被察觉的玄妙意蕴,令不少弟子都心生恍然,如饮醒醐。
起初,堂下弟子们还有些拘谨,不敢轻易发声。但随着沈源数次温和鼓励,并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几个困扰他们许久、甚至阻碍了修为精进的疑难后,现场的气氛逐渐活跃、热烈起来。
提问之声开始此起彼伏,从炼气期瓶颈的突破心得,到具体法术施展时的灵力精微掌控技巧,乃至修行中偶尔出现的身体异状、心境起伏波动该如何调适处理,沈源皆来者不拒,一一给予详尽而富有启发性的解答。
消息不胫而走。一连数日,沈源的讲道场场爆满,后来者甚至只能站在堂外廊下聆听。
这一日,讲堂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草清香。沈源今日所讲,乃是炼丹基础。
“……炼丹之道,千头万绪,然究其根本,首重‘感应’与‘平衡’四字。”沈源声音平稳,娓娓道来,“此非是死记硬背丹方,照本宣科便能成就。
需以自身神念为眼,为耳,细细感知每一株药材在不同火候下的药性流转、精华析出之变化,深刻理解其君臣佐使、相辅相成之理,精准把握其内蕴的阴阳五行生克之妙。”
他说着,取过了道院炼丹房提供的一尊最为普通的黄阶下品炼丹炉,又随手拿起旁边准备好的几种东荒地域常见的低阶灵草——青蒿草、凝血花、石髓液。
“今日,我便以此三味最寻常之材,炼制最基础的‘回元丹’。诸位请看,我之手法,并非一味追求猛火急炼,而是……”
他一边从容讲解,一边动手操作。其手法看去朴实无华,并无炫目的灵光闪烁,亦无复杂变幻的控火印诀,但那双稳定的手对火候大小、文武转换的掌控,以及对不同药液萃取、提纯、最终融合时机的拿捏,却精准到了毫巅之境。
他的神念早已如同无数最精密的刻尺,无声无息地浸润于丹炉之内,时刻感知着其中哪怕最细微的药力变化与能量波动。
整个讲法堂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尤其是那些对丹道抱有浓厚兴趣的弟子,以及负责炼丹房事务的几位执事,更是眼睛瞪得老大,脖颈伸得老长,死死盯着沈源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内心早已被那举重若轻、返璞归真的技艺所震撼。
终于,到了丹成开炉的时刻。没有预料中的扑鼻异香冲鼎而出,只有一股清新纯正、令人闻之心神一畅的醇和药气,如同水波般缓缓弥漫开来。
只见炉底静静躺着九颗龙眼大小、圆润无瑕、色泽均匀如乳玉的丹药,每一颗表面都萦绕着一层淡淡的、如有生命的灵气光晕。
“九颗……竟是满炉!而且……全是上品回元丹!”
炼丹房的一位资深执事再也忍不住,失声惊呼出来,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