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方面,赵云与陈午分工协作。
赵云主力负责整训与战备。三个主力作战营轮番拉出阳翟,在颍川腹地进行大规模野战演练,磨合新老兵卒,熟悉新的作战环境。陆炎的“讲武堂”更是将培训范围扩大,不仅培养军官,也开始选拔有潜力的士卒进行士官培训,旨在打造一支指挥顺畅、如臂使指的强军。
陈午的斥候营则如同无形的触角,全力向外延伸。重点监控两个方向:一是南面汝南的孙坚所部,其兵力调动、粮草运输、将领动向,皆在严密监视之下;二是西面司隶地区,尤其是洛阳周边袁绍军的动向,以及黑山贼与袁绍交战的最新情况。大量或明或暗的探子被撒出去,情报如同涓涓细流,日夜不停地汇向阳翟,由郭嘉亲自分析梳理。
外交方面,两路使者先后派出。
一路由一位能言善辩、熟知淮南情况的掾吏率领,携带重礼,南下寿春,面见袁术。另一路则由一位心腹家将带领,押送着十车“礼物”(主要是绸缎、瓷器以及部分缴获的精致兵器),秘密西行,前往长安。
时间在紧张的忙碌中悄然流逝。春去夏来,颍川大地呈现出久违的生机。田野里禾苗茁壮,市集中商旅渐多,各地城墙得到加固,军营中操练之声不绝于耳。
派往寿春的使者首先传回消息。果然,袁术对陆炎谦卑的态度和丰厚的礼物极为受用,尤其是在使者巧妙地暗示颍川士民心向袁氏之后,更是志得意满,虽未明确承认陆炎对颍川的统治,但也暂时压下了即刻北进的念头,反而以“盟主”自居,写信“训诫”陆炎要好好安抚地方,勿负“民望”。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危机,暂时被化解于无形。
然而,南面的威胁并未完全消除。陈午的斥候回报,孙坚所部并未因袁术的态度而放松,反而加大了在汝南境内的剿匪和练兵力度,其斥候也屡屡越过汝水,与陆炎军的哨骑发生小规模冲突。孙坚的意图,昭然若揭。
“孙文台,非甘居人下者,亦非袁术所能完全掌控。”郭嘉看着最新的情报,对陆炎道,“他这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或许,他在等袁术与刘表冲突,或许在等我们露出破绽。与孙坚一战,恐难避免,只是时间问题。”
陆炎点头,他从未幻想能永远避免与孙坚这样的豪杰交锋。“既如此,我们更不能浪费这宝贵的时间。颍川消化得如何了?”
“根基已大致稳固。”徐逸汇报,“秋收在望,若不出意外,今年颍川粮草可自给自足,甚至能有不少结余。郡兵已初步编练完成,虽战力不及主力,但守城缉盗已无问题。只是……士族大家,尤其是荀、陈两家,依旧未有核心人物出仕。”
“无妨。”陆炎摆摆手,“水到渠成,强求反而不美。眼下,我们的目光,该投向这里了。”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汝水以南,汝南郡的腹地。
“报——”就在这时,一名信使疾奔而入,带来西面的最新消息,“将军!长安急报!董卓于上月二十二日,被其义子吕布与司徒王允合谋诛杀!如今长安大乱,王允执政,吕布为奋威将军,仪同三司!但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人听从贾诩之计,收拢西凉溃兵,反攻长安,兵临城下!”
董卓死了!
这个消息,如同平地惊雷,震撼了整个厅堂!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真正确认这位搅动天下风云的暴君毙命时,所有人仍感到一阵恍惚。一个时代,似乎真的结束了。
然而,陆炎和郭嘉的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喜悦,反而更加凝重。
“董卓死,而西凉军未灭,长安必有一场大乱,甚至……会比董卓在世时更乱!”郭嘉断然道,“王允刚而犯众,吕布勇而无谋,绝非李傕、郭汜那群豺狼的对手!长安若陷,则关西彻底失控,朝廷名存实亡!”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陆炎:“将军,大变局就在眼前!中原群雄,目光必将再次聚焦于权力核心的归属!这是我们巩固颍川,甚至……相机而动的天赐良机!”
陆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董卓之死,标志着一个旧阶段的彻底终结,也预示着一个更加混乱、也更加充满机遇的新时代的开启。
他环视麾下文武,赵云、郭嘉、徐逸、陈午……每个人的眼神都充满了期待与决然。
“传令!”陆炎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郡守府中,“各军进入一级战备,斥候加大探查范围,重点关注司隶动向及曹操、袁绍反应!内政诸事,加速推进,务必在秋收前,完成所有既定目标!”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望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喜欢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