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感恩活动的暖意还未完全散去,林晚星已经开始了新的计划。清晨的阳光透过工作室的玻璃墙,在她面前的简历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两个小生命的动静,眼神却专注地审视着桌上的资料。
“确定要在这个时候收徒吗?”陆时衍将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放在她手边,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担忧。
林晚星抬起头,唇角扬起一抹笃定的笑:“正是时候。孩子们出生后,我想把更多精力放在家庭上,但美食的传承不能断。”
她拿起最上面的一份简历,照片上的年轻人眼神明亮,带着初出茅庐的锐气:“而且,你不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契机吗?在人生新阶段开始之际,也为美食界培养新鲜血液。”
陆时衍在她身旁坐下,随手翻看几份简历:“这些候选人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但最终决定权在你。”
“我要找的不是最有天赋的,”林晚星轻轻摇头,“而是最懂得坚守的人。厨艺可以培养,但对食物的敬畏之心,却是与生俱来的。”
第一个面试者在九点整准时到达。这是个二十出头的男生,名叫周子轩,毕业于国内顶尖的烹饪学校,简历上写满了获奖经历。
“我看过你在全国青年厨师大赛上的作品,”林晚星翻看着他的作品集,“创意很大胆,技法也很纯熟。”
周子轩自信地笑了:“谢谢林老师。我一直关注您的作品,特别是您在国际美食峰会上的那道‘山水之间’,让我深受启发。”
林晚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问道:“你认为一道菜最重要的是什么?”
“创新和精致!”周子轩不假思索地回答,“现代美食应该突破传统,带给食客前所未有的体验。”
林晚星没有评论,只是递给他一筐最普通的食材——土豆、青菜、鸡蛋和一块猪肉。
“用这些,做一道能打动我的菜。”她平静地说。
周子轩显然有些意外,但还是很快进入了状态。他动作麻利,刀工娴熟,显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半小时后,他端上了一盘精致的土豆泥配猪肉卷,摆盘极具艺术感。
林晚星尝了一口,慢慢放下筷子:“技法无可挑剔,但是,”她抬眼看向年轻人,“你太想展现技巧,反而忘记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周子轩脸上的自信出现了裂痕。
“做饭如做人,过于追求表面光鲜,反而会失去最本真的东西。”林晚星语气平和却有力,“你先回去等通知吧。”
送走失落的周子轩后,陆时衍轻声问道:“是不是太严格了?”
林晚星摇摇头:“他不是我要找的人。一个厨师如果连最基础的食材都不懂得尊重,再好的技术也只是空中楼阁。”
第二个面试者是个腼腆的姑娘,叫李晓雅。她来自一个小县城,没有专业背景,简历上只写着在老家帮厨的经历。
“我、我是看您的《烟火小厨》才开始学做菜的,”李晓雅紧张得手指绞在一起,“之前只是在老家的小餐馆帮忙。”
林晚星温和地笑了笑:“别紧张,就当做是平常聊天。”
她同样递出那筐食材:“用这些做一道菜吧,就做你最拿手的。”
李晓雅接过食材,眼神突然变得专注。她处理土豆的手法不算熟练,但格外仔细,每一个步骤都带着小心翼翼的珍视。
她做的是再普通不过的青椒土豆丝和红烧肉,摆盘朴素,却香气扑鼻。
林晚星细细品尝着,眼中闪过惊喜:“这红烧肉的做法很特别。”
“是我妈妈教我的,”李晓雅小声解释,“她说好吃的红烧肉不该用太多调料,火候到了,肉本身的香味就出来了。”
“你很懂得保留食材的本味。”林晚星赞赏地点头,“这是很多专业厨师都忽略的。”
随后的问题环节,李晓雅依然紧张,但一谈到做菜,眼睛就亮了起来。她记得林晚星三年前在《中餐厅》里做过的每一道菜,甚至能说出其中几个不为人知的小技巧。
“你为什么想学厨?”林晚星最后问道。
李晓雅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说:“我想让更多人尝到家常菜里的温暖。不是多么精致的料理,就是那种吃了会想起家的味道。”
林晚星若有所思地让她先回去等消息。
中午休息时,陆时衍帮林晚星调整好靠垫,让她能舒服地靠在沙发上休息。
“比较中意第二个?”他问。
“晓雅很有灵气,也懂得食物的本质,”林晚星闭目养神,“但我还想看看下午的面试者。”
下午的第一个面试者令人印象深刻。赵明远,二十五岁,曾在多家米其林餐厅工作过,却突然辞职,去山区做了一年的志愿者,教留守儿童做饭。
“为什么放弃那么好的工作机会?”林晚星好奇地问。
赵明远的笑容很干净:“有一次为一位美食评论家做菜,他给了我很高的评价,却说不出这道菜让他想起了什么。那时我突然明白,我做的菜缺少灵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炮灰后我靠美食爆红了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成炮灰后我靠美食爆红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