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几千年人类的智慧,该想到的都想到了!
张艺给刘靖准备了三壶仿穿云箭(还剩七十八支)!当然没有忘记给他也准备了一顶带面罩的头盔。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韩丰、王密、万里、田武带着全体义从营站立左右,皮盔、皮甲,装备齐全,跃跃欲试。
郑秋生负责东门城墙的北段,陈仓负责中段、谢进金负责南端,黄忠总负责,前后跑步,随时率部救急。
曹军带着一群传令兵矗立身后待命。
街道上,五十面大鼓一字排开,五十名大汉扎着头巾、神情庄重。
咚、咚……鼓声震天,死神即将来临!
双方的鼓手开始比赛擂鼓,用鼓声激励士气,震慑对方。
传令兵公孙克急匆匆的跑上城墙,向刘靖跑来。
“末将奉周都尉之命前来禀报大人,孙军侯派人从南门回报,五千多流民在贼首的率领下正在堵塞郴河,请大人定夺!”
“不要管他们!”蚁贼想堵塞上游河水,把护城河变成壕沟,方法是对的!但他们不了解护城河的情况。刘靖从韩段的口里得知,他小时候听太老爷(叔父的父亲)说过,周太守(当时的太守周枫)重修郴县城墙时,命令民夫重新挖掘护城河,深达一丈四尺(三点二米),就是上游没有水下来,护城河里也有齐胸部深的水。
“末将遵令!”公孙克领令而去。
城下黄色旌旗飘扬,头裹黄巾,身穿黄衣、黄裤的蚁贼们(哪来这么多黄布料?看来早有准备)神情凝重,一队队、一排排,气势如虹。
从北向南,二里多的空间内,排列着一百多个方阵,每个方阵一百人。
校尉、军司马矗立前方,铁盔、铁甲,神态坚毅;士卒们手拿刀、槊视死如归!
这就是历史上不堪一击的黄巾军?怎么像以色列的军队(军官冲锋在前,将士奋勇)!
一头猛虎带着一群狼,无往而不克!
可惜碰见刘靖,他身边有一百一十四支穿云箭(三十六支母箭),倒在龙脊的猛虎将不会少于一百名!一百名神箭手也是专门射杀猛虎的!这时代的军人还没有阻击这个概念(讲究道义,太实在)!假如一支军队没有了校尉、军司马、军侯、屯长、队率,这支军队就是一群羊,结果可想而知!
方阵最前方是五十辆楼车,高五丈,上下两层,两个木房,每层可装五-十名弓箭手,从箭孔向下、向上射击;车底安装了四个硕大的木轮,两旁矗立三十名大汉,十名大汉抬着三面巨盾!
右校尉邓崇,魁梧强悍,虬须,铁盔铁甲,手拿硬弓,身背壶箭,矗立在楼车上,一群义从手拿长弓矗立左右,他们能清楚地看到城墙上旌旗招展,黑压压的官军严阵以待,一战恶战在所难免。
中校尉林奋,一双猿臂特别与众不同!他之前是精山的一名猎人,箭术高明,不堪忍受官府压迫,下山追随了孙中。矗立在两千名弓箭手的最前方,士卒们搭箭上弦,只等号令一下,万箭齐发。
辎重校尉吴志昌率领五千名衣衫褴褛农民,扛着草袋。
后校尉张兴,身材高大像具铁塔,威风凛凛,铁盔铁甲,手拿一把大刀,矗立在攻城兵方阵的前方,士卒们一手挽盾、一手抬着云梯(木梯!云梯据说是春秋时期的鲁班发明的,由三部分构成:底部装车轮可以移动;梯身能上下仰俯,攻城时用人力扛抬,倚架于城墙壁上;梯顶端装铁钩,钩上城跺,防止守军推拒)。
右将军薛洪亲率二千名刀盾手,肘部挽盾,右手拿刀,虎视眈眈。
左校尉黄光荣,二十八、九岁,铁盔铁甲,魁梧彪悍,手拿一杆铁枪,身后跟着两千名长矛手。
军司马薛亮、二十多岁,铁盔铁甲,中等身材,皮肤黝黑,提着大刀矗立在两台撞车的前面。撞车由一根削尖的巨木打造而成,前面包着铁皮;长三丈有余、宽四尺、高一丈,两旁各有四个木轮,庞然大物一般。两旁站立三十名大汉,皮盔、皮甲。
方阵的中央矗立七匹战马,中间一匹高大的黑马鹤立鸡群,马上大汉彪悍,铁盔、铁甲,披一件黑色大氅,腰挂一柄宝剑,鞍上横放一把大刀,面色严峻,但神色坚毅。
两旁是一群军官,仰望城墙,志在必得!
周围一群高大的义从,拿着盾牌,警惕的盯着前方。
他大概就是孙中!
这些都出现在望远镜里!黄忠和众人好奇的看着刘靖左右晃动,现在没有时间给他们解释。
大约一千五百米远!手上要是有支阻击步枪就好了,一枪就能解决战斗!这时代主将战死,军队即刻崩溃。
刘靖会盯住他,要是他率队攻击就好了!
楼车离护城河二百步,先应烧毁它。
一般的轻型弓,射程在六十步到八十步之间,射程达到一百步的不多,有效杀伤距离在三十到五十步之见。
最好的硬弓能射二百步,有效射杀距离在一百步到一百二十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新三国终结者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新三国终结者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