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是一座四层楼房。
从整体看,外墙有些斑驳褪色,有些地方还有些大大小小的坑,门前有一块空地,外面就是一排的台阶,台阶两侧,绕着县政府大楼,种着一圈的树。
正门两侧挂着牌匾,顶上是一个大大的国徽,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释小北和叶晓静,来到县政府的门前,那边有一个岗哨,里面有个哨兵,正站着岗,看着他们。
释小北不打算现在时候去打扰哨兵,只是带着叶晓静,慢慢绕着政府大楼走着,很仔细地看看大楼和周边的景物。
“晓静,你也是第一次来县城吧?”
两个人沉默着,释小北感觉,还是要说点话来活跃一下气氛。
“嗯。”叶晓静看上去也有点兴奋,毕竟这是平生第一次来这威严的地方,让她一个从农村里摸爬滚打的女娃子大开眼界。
县政府大概占地也就四五百平方米,也不算很大,估计这原址还是解放前某某军官军阀的府邸,或者一些有钱富豪的家宅改造而来的。
释小北和叶晓静绕着县政府大楼走了一圈。
“小北,去看看我妈怎么样了。”叶晓静说。
其实她妈和张三,就在100来米的地方休息,那边的一举一动,这边都可以看到。
释小北知道叶晓静始终还是担心她母亲的身体,就点了点头。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叶晓静母亲看着释小北和女儿一前一后走路回来,问道。
“婶,晓静担心你的身体……”释小北说。
“哎呀,我这身体情况我自己清楚,没什么的,现在休息了一下,更好了。你们年轻人,应该多多走一下,看看这外面的世界,增长见识,以后也能更好地建设咱们村啊!”
叶晓静母亲这话,还是有点水平的,毕竟跟着叶青山早晚起居的,耳濡目染,也是被他影响了。
“婶,你现在身体休息好了的话,也可以让晓静陪着你走走,这样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气血运行起来,人就有精神了。”释小北看书多,懂一点医学方面的知识。
叶晓静挽着母亲去了。
释小北看着张三朝着叶晓静母女的身影张望,知道他也想着到处看看,就说:“张三,你也去吧!”
“那你一个人在这边啦?”
“没问题的。”
张三一蹦一跳地跑去了。
这孩子,像长不大似的,脑子是挺聪明,但就是性子还不够沉稳。
释小北考虑着接下来的安置问题。
等七八点医院上班,就先带着叶晓静母亲去检查,估计至少也得要个半天时间,行李先留在这拖拉机上,如果需要住院,就把两个大包袱带过去病房,叶晓静作为女儿,自然是她在病房留守照顾她母亲的。
释小北这边,从医院回来,就去县政府拜访一下领导们,谈谈话,他们这有招待所,开个两间应该没问题的。
这样就算稳定下来了。
至于接下来要去各个地方参观考察,派车情况看县工作人员的安排,估计他们也是骑着自行车去的,那正好,自己这边也有自行车,方便出行。
……
叶晓静两母女和张三去了挺久的时间,终于回来了。
释小北看看手表,已经有七点多一点了。
是时候过去医院了。
“婶,晓静,我们去医院吧?张三,那栋就是县医院?”释小北刚才也到处看了看,离县政府大楼不远处,有一处两层的小楼,上面有个“十”的红色标记。
“嗯,是的。”张三点点头。
“你在这边,守着我们的行李,我和晓静带着婶去检查,直到我们回来。”释小北交代张三,“不可以乱跑,知道吗?有什么事,等我们回来再说。”
毕竟是第一次外出,释小北担心张三不够定性,捅出什么篓子来。
“没问题。”张三拍了拍胸脯。
“走吧!”释小北看了看叶晓静。
……
县医院门口,各处墙上,贴着不少标语,挂着横幅。
这个时候,“文化大革命”正开始了。
释小北暂时不关心这个,只关心医院的事。
这个时候的县医院,非常冷清,没有几个人进出。
释小北带着叶晓静母女俩,来到县医院门口。
这个年代,农村人是很少会上县医院的,县城的居民也是如此,平常一些头疼脑热,基本自己挖点草药,最多就是老中医或小诊所那边抓点药就能治好,不像后世时代,很多过度医疗,医院病房爆满的现象。
当然,国家的卫生防疫做得很好,毛主席非常关心人民的身心健康,把医疗事业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中心。
县医院门口有个看门的老大爷,看着释小北三个人在医院门口站了好一会儿,就迎出来问道:“几位同志,你们是来看病的吧?”
叶晓静上前,点点头,指着母亲说:“大爷,我妈最近身体不舒服,我带她来检查一下身体。”
大爷点点头,把他们几个带了进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高考后,我去60年代农村搞建设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高考后,我去60年代农村搞建设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