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抬眼扫过导演组帐篷门口,金属支架上悬着块半人高的全息屏幕,淡蓝色光膜清晰映着“扫码打卡”的字样。在手环上轻轻一点,手环立刻弹出道微光,对准屏幕扫过——“滴”的轻响落定,屏幕上同步跳出我的名字与“14:30 打卡成功”的提示,打卡流程干净利落。
刚收起手环,帐篷里就传来蔡导的声音,带着点熟稔的打趣:“哟,可把你这总导演盼来了!早上的写真工作进展如何啊?”我掀开帆布帘往里走,王嫦杉跟在身后,步子迈得稳当,双手轻轻交叠在身前,垂着的裙摆没晃出半分多余弧度,比早上拍写真时更显端庄。
“一切顺利。”我轻轻一笑,侧身让开位置,把王嫦杉让到身前,“还是老规矩,过段日子本期期刊就会发布,怎么,你还想看?”蔡导刚要接话,目光落在王嫦杉身上顿了顿,随即恍然道:“哈哈!那还得看总导演愿不愿意。哦,这位是……好像在哪见过,是王嫦杉吧?”
王嫦杉往前半步,微微颔首,声音清脆又规矩:“嗯,是嘞,小女嫦杉。今日同珂珂姐一道拍了写真,下午闲来无事,想来剧组里逛一逛,还望蔡导多担待。”她说着,轻轻理了理袖口,那股子大家闺秀的从容劲儿很是鲜明。
“早听闻网红嫦杉姐优雅端庄,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蔡导笑着摆手,视线转回我身上,“不过既然你能来到这里,说明已经过了咱们总导演这关。我这儿啊,一切都听咱们龙佐大导演的安排。”话落,他拍了拍手,“好了,话不多说,既然人齐了,咱们赶紧收设备,待会儿坐那边那辆观光车,接下来得去南区拍战场戏。”
老狂一听,立马跟着蔡导往帐篷里走,脚步快得很。导演组其余14个男同志也没闲着,有的拆悬在半空的全息地图支架,有的抱摄影机,还有人扛着无人机的便携控制台往门口挪——满帐篷都是金属碰撞的轻响,却半点不杂乱。我和王嫦杉在旁边打杂,帮着递递小工具、理理散落的数据线,毕竟体力活还是得靠男人们,尤其是老狂,仗着身强力壮,一抬手就把最重的摄影机箱子扛到肩上,脚步都没晃一下。
没一会儿,帐篷里的东西就拆得差不多了。无人机、摄影机、简易影棚的支架,还有几箱道具零件,一股脑全搬到了门口的观光车上——后备箱刚好用满,连个缝隙都没剩。我们导演组一行16人往车上坐,我和老狂、王嫦杉、蔡导凑在一排,身后的空位被其他同事填满。刚坐定,远处就传来一阵轻微的电机声,转头一看,全剧组30多辆观光车正陆续集合,淡蓝色的车身上都贴着“金龙影视城剧组”的标识,整整齐齐朝着南区的方向驶去。
风从观光车两侧吹进来,王嫦杉偶尔侧头看窗外,目光扫过路边复刻的光朝建筑,眼神里带着点好奇,却没多问,只安安静静坐着——倒真应了她那大家闺秀的性子。蔡导靠在椅背上,手里捏着个迷你对讲机,时不时跟其他车的负责人确认路线,声音透过风传过来,断断续续的,却都透着股稳劲儿。
观光车以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往前驶,沿途掠过南区山地特有的低矮草木,风裹着泥土气从两侧吹进来,约莫二十分钟后,前方终于露出别列佐夫斯克要塞的轮廓——深褐色砖石砌成的墙体带着东正风格特有的厚重感,四角立着圆顶塔楼,塔顶铜饰在光线下泛着暗哑光泽,跟剧本里标注的模样分毫不差。车刚停稳,就能看见要塞城墙门口两侧搭着剧组的影棚,中间留着条土路过道,刚好容两辆观光车并行,各部门工作人员扛着设备、搬着道具,沿着过道来回穿梭,热闹却不杂乱。
老狂先跳下车,伸手扶了我和王嫦杉一把。导演组那十四个男同志也没耽搁,有的扛着摄影机往影棚走,有的抱着全息设备支架,我和王嫦杉跟在后面打杂,帮着递螺丝、理线路。没一会儿,导演一组和二组的蓝色帆布帐篷就搭好了,帐篷里的全息监视器、控制台按预定位置摆齐,连数据线都理得整整齐齐,透着股专业劲儿。
刚收拾完,道具组的四辆观光车就到了——前两排坐着人,后面三排堆满了拍摄要用的道具和物资。道具组的人跳下来,跟我们一起把东西搬进两个导演组的帐篷,分门别类归置好。搬完后他们打了个招呼就去忙别的了,毕竟全剧组还有服装组、摄影组要搭影棚,都在赶下午拍摄的进度。
我们几个走进导演一组的帐篷,蔡导先点开桌上的全息显示屏,别列佐夫斯克要塞的布景图立刻弹了出来,不同颜色的光点清晰标着各拍摄区域。“早上在东区拍了两部分,”他指着屏幕上“大内议事厅”的光点,“一是光复帝收到六营首战告捷的消息后,决定派增援部队赶赴要塞,强化城防力量;二是拉天承,他在工部调试完新一批武器装备,已经安排量产,后续会随增援部队一起运往前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今生:上部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今生:上部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