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回到码头,他的收获再次引起了村民的小范围围观和赞叹。
林凡依旧归功于“跑得远”和“运气”,但如今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他的“好运气”。
晚上,他将今天的观察和“实验田”的初步想法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标注了需要进一步学习和调研的重点。
查看系统时,他露出了笑容。
【当前气运值:9.6】
白银日的丰收、观察到渔场超预期的积极变化、萌生并规划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发展方向(实验田)——这些重磅的“正向行为”推动气运值再次大幅增长!
9.6!距离10.0的里程碑仅一步之遥!那个【辅助功能】的图标似乎也感受到了临近的解锁,散发出的微光似乎都活跃了几分。
林凡能感觉到,这最后的0.4,可能需要一个更具突破性、或者更具“利他”性质的行动才能实现。
会是什么呢?是“实验田”计划的正式启动?还是为村子做一件更有影响力的事?
他按捺住急切的心情,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稳扎稳打。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看着笔记本上“实验田”三个字,眼中闪烁着充满期待和野心的光芒。
他的赶海之路,正在向着一个更深邃、更广阔的方向,坚实迈进。
今日气运:【青铜】。
林凡对青铜日早已处之泰然。他没有急于出海进行大规模作业,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实验田”的前期准备和知识深化上。
上午,他再次仔细研读了培训笔记中关于贝类吊养的技术要点,并上网查询了更多关于本地牡蛎和扇贝养殖的具体信息,包括种苗来源、养殖密度、常见病害等。
他甚至在笔记本上画起了简单的示意图,规划着未来在龙须菜养殖区下方,如何布局吊笼或吊绳。
下午,趁着潮水合适,他驾船去了“林氏一号”,主要目的是更精确地测量他规划为“实验田”的那片区域的水深、流速和底质情况,并再次使用测试纸检测了不同水层的基础水质,为引入贝类做更充分的数据准备。
他也仔细观察了龙须菜和人工鱼礁的情况,生长态势依然良好。
他小心地采收了一小部分长得最茂盛的龙须菜,准备带回去自己尝尝鲜,也算是第一次收获自己“种植”的海产品。
回航时,天色开始变得阴沉,海风也带着湿气,似乎预示着一场夜雨。果然,刚到码头,淅淅沥沥的小雨就落了下来。
村民们都在忙着收拾东西避雨,码头显得有些忙乱。
林凡迅速将船拴好,盖好防水布,正准备离开,目光却被码头尽头那盏昏暗摇曳的老旧路灯吸引了过去。
那盏灯年代久远,灯光昏黄,灯罩锈迹斑斑,在风雨中忽明忽暗,几乎起不到什么照明作用。
晚上如果有船晚归或者需要装卸货物,非常不方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村里提过几次要换,但一直因为各种原因耽搁了。
林凡看着那盏灯,又想起系统界面上那个【9.6】的气运值和需要“利他”行为来突破最后关卡的感觉。一个念头清晰起来。
他没有犹豫,立刻跑去村里的五金杂货店。
店主正准备关门,林凡拦住他,直接买了一套质量不错的防水LED码头灯和配套的安装材料、工具。
“小凡,你买这个干啥?你家院子灯坏了?”店主一边找零一边问。
“不是,我看码头那老灯快不行了,晚上不安全,正好我会弄点电工活,顺手给它换了。”林凡语气自然地说道。
店主愣了一下,竖起大拇指:“嘿!这可是好事!大家伙儿都得念你的好!”
雨还在下,但不大。林凡穿着雨衣,搬来人字梯,就在这蒙蒙细雨中,开始拆卸那盏老旧的路灯。
他的动作不算特别熟练,但得益于之前看的电工基础书籍和维修渔船发动机的经验,接线、安装、固定,一步步做得有条不紊。
陆续有躲雨的村民看到这一幕,都好奇地围过来。
“小凡,你这是?”
“给咱码头换新灯呢?这灯亮堂!”
“哎呀,这可太方便了!以后晚上回来不怕摸黑了!”
“这小子,心眼真好,能干实事!”
村民们议论着,话语里充满了惊讶和赞许。
老村长闻讯也打着伞过来看,看到林凡在雨中忙碌的身影和那盏已经初具雏形的新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没有打扰他,只是默默看了一会儿,对周围村民点头道:“小凡这孩子,是真正把村子当家的。”
林凡没多说话,只是专注地干活。很快,新灯安装完毕。他合上电闸。
霎时间,一道清晰明亮的白光驱散了码头的昏暗,将这片小区域照得如同白昼,甚至连雨丝都变得清晰可见。与旁边那盏老旧昏黄的路灯形成了鲜明对比。
“哇!真亮堂!”
“好好好!这下可好了!”
村民们发出一阵欢呼,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却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大家的生活便利和安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