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的清晨,东源村的海面格外宁静。
昨夜肆虐的狂风暴雨仿佛只是一场梦,唯码头边几棵歪斜的树木和散落的断枝还记录着曾经的狂暴。
林凡早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养殖区的监测数据。
【智能环境监测浮标数据反馈:风速3m/s,波高0.8m,水温26.5℃,溶解氧6.8mg/L...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气运值:9.8/10.0】
【资源日志:台风损失评估完成,总损失率3.2%,低于预期】
林凡松了口气,损失比预想的还要小。
他简单洗漱后,驾着小船向养殖区驶去。
晨光洒在海面上,泛起粼粼金光,偶尔有海鸟掠过水面,衔起台风后被迫浮上水面的小鱼。
养殖区的景象让林凡欣慰。
绝大部分养殖设施完好无损,只有边缘区域的两个吊笼被风浪打散,少许贝类散落在海底。他记下位置,准备稍后打捞。
“得把这些散落的贝类尽快回收,不然会吸引捕食者过来。”
林凡自语着,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型拖网,开始仔细打捞散落的贝类。
让他惊喜的是,在打捞过程中,居然还意外收获了几只被台风带来的大海螺和一只不小的锦绣龙虾。“这算是因祸得福了。”林凡笑着将意外收获放入活水舱。
回到码头,林凡开始整理养殖设施。他仔细检查每一个吊笼和网箱,加固松动的连接处,更换磨损的绳索。这些细致的工作花费了整个上午时间。
中午时分,当林凡将最后一批修复好的吊笼重新投放完毕时,视野中的虚拟屏幕突然泛起柔和的金光:
【气运值达到10.0!系统升级中...】
【辅助功能全面解锁!】
【资源日志升级为智能管理日志】
【微型气象站升级为精准气象预测系统】
【新增功能:生态模拟器(初级)】
林凡心中一震,强压下激动的心情,快步回到家中才仔细查看新功能。
智能管理日志不再只是简单记录数据,而是能够提供分析建议:“建议调整3号区域养殖密度,当前密度偏高影响生长速率”;精准气象预测系统则能提供未来72小时的精确到小时级的天气和海况预报;最让林凡感兴趣的是生态模拟器,可以模拟不同养殖方案的效果预测。
“太好了!这些功能正是我现在需要的!”林凡兴奋地研究着新功能,连午饭都忘了吃。
下午,林凡正在试验生态模拟器功能,手机响了起来。是李明打来的。
“林凡,有个重要消息!”李明的语气中带着兴奋,“市政府刚刚推出了一个海洋牧场示范项目,我们公司打算申请参与,想邀请你作为技术合作伙伴一起申报!”
林凡愣了一下:“海洋牧场?技术合作伙伴?”
“对!这是一个政府扶持项目,旨在推广现代化海洋养殖。”
李明解释道,“我们看中了你的生态混养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正是项目需要的。”
他继续介绍:“如果申报成功,可以获得50亩海域的使用权,还有政府补贴和技术支持。我们公司负责资金和市场,你负责技术和管理,股份比例可以详谈。”
林凡心跳加速,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50亩海域是他现在养殖面积的十倍以上!
“我需要时间考虑一下,”林凡谨慎地说,“这么大的项目,我得好好规划。”
“当然,这是应该的。”李明表示理解,“我先发些资料给你看看,三天后我们再详细谈。”
挂断电话,林凡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打开电脑,仔细研究李明发来的项目资料。
海洋牧场项目确实很有吸引力:政府提供五年海域使用权,前三年免税,还有设备补贴和技术支持。
但要求也很高:需要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建立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并带动当地渔民就业。
林凡调用新解锁的生态模拟器,输入项目参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如果管理得当,50亩海洋牧场的年收益可能达到他现在收入的二十倍以上!
但风险也同样巨大:投资规模大,管理复杂度高,市场风险不可控...
夜晚,林凡独自来到海边,望着月光下的海面沉思。
潮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大海在呼吸。
他想起了父母。如果他们还在,会支持自己接受这个挑战吗?从一个小小的“实验田”到50亩的海洋牧场,这个跨越是不是太大了?
但另一个声音在内心响起: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还能带动整个村子发展...
第二天,消息不知怎么在村里传开了。老村长第一个找到林凡:“听说你要搞大项目了?50亩海洋牧场?”
林凡苦笑:“还在考虑呢,村长。这么大的项目,我怕一个人扛不起来。”
老村长拍拍他的肩膀:“有什么好怕的!村里这么多人可以帮你。你要是能把这个项目搞起来,咱们东源村就有希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