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海面上薄雾如轻纱般缓缓飘散。
林凡站在“海丰号”的船头,任由略带咸腥的海风拂过面庞。
他眯着眼,眺望远方海天相接之处,视野一角,【智能管理日志】正无声地刷新着各项数据——渔场生态稳定,海藻长势良好,团队技能评估稳步提升……一切看似都在掌控之中,但他心底清楚,平静的海面下,总有暗流涌动。
“凡哥,今天咱们还按原计划去‘林氏一号’东侧那片新标定的区域看看吗?”阿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林凡的思绪。他手里拿着海图,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神情。
林凡收回目光,点了点头:“去。不过那片水域底下暗礁多,让操舵的兄弟多留神,慢点开。”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大伙儿,今天主要是探探路,能下几网试试就行,别贪多。”
“明白!”阿明利落地应下,转身去传达指令。
看着阿明如今处理事务愈发沉稳干练,林凡心中颇感欣慰。团队的成长,是他应对未来风浪最坚实的底气。
“海丰号”破开蔚蓝的海水,向着目标海域驶去。
林凡靠在船舷边,看似在欣赏海景,意念却已沉入系统界面。
【精准气象预测系统】显示未来三天天气晴好,但【生态模拟器】却对“林氏一号”渔场东部边缘区域的底层营养盐数据,标注了一个不易察觉的黄色警示——这意味着该区域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细微的不稳定。
这正是林凡决定亲自前往探查的原因。系统提供了宏观的数据和趋势,但大海的微妙变化,仍需亲身去感受和验证。
抵达目标海域后,海水颜色明显较周围更深,呈现出一种沉静的墨蓝色。
船员们按照林凡的指示,放下探鱼器,小心翼翼地开始尝试性下网。
林凡集中精神,尝试激发那源自【坚韧的木桨】升级后获得的、对水下环境的微弱感知能力。
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并非清晰的图像,更像是一种直觉——他能隐约“感觉”到水下礁石群的轮廓,以及某些区域生命气息的相对活跃与否。
“左舷方向,绕开那片颜色最深的水域,”林凡凭借直觉指挥道,“那边水下有片尖削的暗礁,网下去容易挂底。”
船员们依言操作。
几次尝试后,渔网成功撒下。
起网时,网中收获算不得特别丰硕,但种类却颇为丰富,除了常见的经济鱼类,竟还有十几只个头不小的锦绣龙虾和几条颇为珍贵的东星斑。
“嘿,这片新地方,货色还挺杂,好东西不少!”一个老船员拎起一只张牙舞爪的龙虾,啧啧称奇。
林凡仔细观察着这些渔获,尤其是它们的精神状态和体表特征。
他发现,部分鱼类的活跃度似乎略低于在“林氏一号”核心区域捕获的同类。
这印证了他的猜测——这片新拓展的区域,生态环境确实更为复杂和脆弱,需要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和适度开发。
“记下来,”林凡对跟在身边学习的小玲说道,“这片新区,定位为‘特种高价值渔获补充区’。后续投放人工鱼礁时,要选择更适合龙虾和石斑鱼栖息的类型。捕捞频率和强度,也需要单独制定标准,不能沿用老区的办法。”
“好的,凡哥。”
小玲赶紧在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上记录起来。她现在已经不仅是林凡的“数据管家”,更开始参与到具体的生产决策中。
渔船返航,还未完全靠稳码头,林凡就注意到码头上的气氛有些异样。
几个平日里与吴老四走得近的村民,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看到林凡下船,目光有些闪烁,随即又若无其事地散开了。
阿明也察觉到了,低声对林凡说:“凡哥,我看吴老四他们几个,这几天又在码头上嘀嘀咕咕,估计还是眼红咱们租用村集体滩涂和仓库那事儿。”
林凡面色平静,只是“嗯”了一声。这种因利益分配可能引发的矛盾,在他决定扩大规模时就已经预料到了。
他深知,在一个关系紧密的村落里,纯粹的商业运作行不通,人心的向背同样关乎事业的成败。
他没有立刻去找吴老四理论,也没有召开大会解释,那样反而显得刻意。
傍晚,他提了两瓶镇上买的好酒,径直去了老村长家。
老村长正坐在院里的摇椅上听收音机,看到林凡来了,脸上露出笑容:“小凡来了,坐。”
林凡给老村长斟上酒,没有直接提吴老四的事,而是先聊了聊今天在新海域的发现,以及接下来对海藻深加工的一些初步设想。
老村长听得频频点头。
聊得差不多了,林凡才仿佛不经意地提起:“叔,最近村里有些声音,说咱们租用村集体的地方,给的租金还是老价钱,占了村里的便宜。您看……这事儿是不是得有个说法?”
老村长抿了一口酒,哼了一声:“我就知道有人要嚼舌根!眼皮子浅!他们只盯着那点租金,也不看看你林凡带着大伙儿搞养殖、建加工场,给村里提供了多少活儿,年轻人不用往外跑就能挣到钱,这比那点死租金强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