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上的沈浩醒了有一阵子了。他没像往常那样蹬腿哭闹,只是侧躺着,黑溜溜的眼睛转来转去,最后定定地落在母亲手里的布料上。阳光从窗棂缝里钻进来,在他圆乎乎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衬得那双眼格外亮,像藏着什么大人看不懂的心思。李秀莲缝到兴起,随手把剪下来的碎布片扔在炕角,刚低头穿针引线,就感觉衣角被轻轻扯了一下。
“咦?” 她低头一看,只见沈浩正攥着块指甲盖大的碎布片往嘴里塞,小牙床磨得 “咯吱” 响,还抬着脑袋,直勾勾地盯着她,那眼神不像是婴儿的懵懂,倒有几分笃定的执拗。李秀莲赶紧放下针线,伸手把布片从他嘴里抠出来,又轻轻拍了拍他的小脸蛋:“哎哟,你这孩子,咋啥都往嘴里放?这布糙得很,刮着舌头该疼了。”
可沈浩不依。他扁着小嘴,小胳膊扑腾着又去抓炕角的布片,抓不着就哼唧着扭动身子,小脸憋得通红,眼神还一个劲往那堆碎布上瞟,像是在强调 “我就要这个”。李秀莲被他闹得没法,只好捡起一块最软的细棉布片递给他,嘴里还念叨:“给给给,可别再往嘴里塞了,这不是糖疙瘩,不能吃。”
沈浩接过布片,却没像往常那样攥在手里把玩,而是用小手捏着布片,往母亲手边送,送到一半又停住,转头看向墙角那个掉漆的旧木柜 —— 那柜子是沈建国结婚时打的,现在锁着家里所有的 “宝贝”:粮票、布票、工业券,还有攒了大半年的几块零钱,都用块红布包着,藏在最底层的抽屉里。李秀莲心里突然 “咯噔” 一下,猛地想起前阵子沈浩闹着要粮票的事。
那时候也是这样,孩子总对着粮店的方向哭闹,手指还往柜台里指,她起初以为是孩子饿了,直到邻居张婶闲聊时说 “粮票能换鸡蛋,黑市上一斤能多赚两毛钱”,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 5 斤地方粮票换了 1 斤肥瘦相间的猪肉,全家才吃上了带油星的饺子。现在沈浩又盯着布片和票证柜,难不成这布票也有啥说道?
她越想越觉得蹊跷,索性放下针线,把沈浩抱起来坐在腿上,指着墙角的木柜问:“你是想让妈拿布票?” 沈浩眨了眨眼,小脑袋轻轻点了点 —— 虽说动作幅度小得像风吹的,但李秀莲看得真切,这孩子是真能听懂!她心里又惊又疑,赶紧把沈浩放回炕上,搬来小板凳,从针线笸箩里翻出那串挂着铜钥匙的红绳,打开了木柜最底层的抽屉。
抽屉里的红布包被摸得发亮,打开来,一沓沓票证整整齐齐地叠着。粮票分两种,绿色的地方粮票印着 “华国地方粮票”,淡黄色的全国粮票印着天安门图案,都带着淡淡的油墨味;布票是浅蓝色的,上面印着 “壹尺”“伍尺” 的字样,边角还留着裁剪的毛边,那是这半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 —— 平时做衣服能省就省,沈建国的旧工装改改给孩子当襁褓,她自己的衣服补了又补,布票也就慢慢积了下来,数一数,足足 30 斤。
“这么多布票,要是真能换点啥,倒也能给孩子买罐好奶粉。” 李秀莲摸着布票,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字迹,心里犯了嘀咕。前几天她去供销社扯线,听见售货员跟买布的大婶闲聊,说 “现在的确良布料紧俏得很,听说南方那边都要凭工业券才能买,往后说不定还要涨价”,当时她没往心里去,只觉得能给孩子扯块布做件新衣服就好,这会儿被沈浩一闹,倒把这话翻了出来。可布票换东西,她没试过,万一换不出去,一家子往后做新衣服都没着落,那可咋整?
正犹豫着,沈浩又哼唧起来。他趴在炕上,小手往前伸,指着布票,嘴里还发出 “啊啊” 的声音,像是在催促 “快拿呀”。李秀莲叹了口气,把布票重新包好锁进柜子:“行了行了,妈知道了,等妈问问张婶再说,啊?” 这话刚说完,沈浩就不闹了,乖乖地躺回襁褓里,还冲她笑了笑,露出没牙的牙床,那模样看得李秀莲心里软乎乎的 —— 这孩子,咋就这么懂事呢?
傍晚时分,沈建国下班回来了。他肩上扛着个帆布工具包,脸上沾了点黑黢黢的机油,一进门就嚷嚷:“秀莲,快给我倒碗水,今天厂里赶工修拖拉机,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李秀莲赶紧从水缸里舀了碗凉水,又在里面兑了点温水,递到丈夫手里,又接过他的工具包,随手放在门后的角落里,随口问:“今天厂里没啥事吧?没再听说谁受伤吧?”
“能有啥大事,还是老样子,就是厂长在会上念叨,说最近查投机倒把查得严,让咱别瞎折腾。” 沈建国喝了口水,坐在炕沿上脱鞋,鞋底子沾着泥,在地上蹭出两道印子,“对了,今天路过供销社,看见好多人在扯的确良布,挤得跟啥似的,说是往后可能要涨价,你要是想给孩子做新衣服,赶紧去扯点,别等涨了价又心疼。”
李秀莲心里一动,赶紧把白天沈浩闹着要布票的事说了,末了还加了句:“你说,咱这布票,能不能像粮票那样换点钱?上次换猪肉,不就多赚了几毛钱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回黄金年代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